不同N/P条件下铜绿微囊藻DNA含量分析、差异蛋白组研究及PstB的表达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富营养化湖泊和水库中形成“水华”的主要藻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常见赤潮、水华藻种在特定环境中的蛋白质组差异,从中寻找出有价值的差异蛋白质分子,这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水华的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华蓝藻的形成因素中,氮磷比例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其最适N/P为16:1。我们设想,该N/P值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相关系的。磷在细胞中的作用是参与一些代谢途径的磷酸化反应,更重要的可能是与细胞DNA、RNA的合成有关;氮则是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氮磷之间合适的比例,就代表了细胞生长与分裂之间量的关系。为了验证此设想,通过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来检测微囊藻细胞的DNA含量,设置不同的N/P比值,缺NP、1:1、16:1、160:1四组,结果表明在N/P为16:1时,藻细胞的DNA含量较其他对照组高,间接地反映了藻细胞的数目,即当N/P为16:1藻细胞处于分裂的最佳水平。 微囊藻有较高的磷吸收最大摄取速率,比其它藻类具有更强的储存磷的能力,可以在细胞中储存足够的磷。因此,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铜绿微囊藻在不同磷浓度培养水平下的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出关键的差异蛋白,分析这些关键蛋白的作用,对揭示铜绿微囊藻特殊的磷代谢机制有一定的帮助。试验中设置了三个不同磷浓度的诱导水平:即0.005mg/L,0.05mg/L,0.5mg/L,诱导72h后进行差异蛋白组分析。结果我们获得了二十多个差异点,选取其中可靠度较好的十一个点进行质谱分析,通过数据库比对,分析了一些与磷代谢相关的蛋白:、硫胺素焦磷酸化酶、磷酸核酮糖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琥珀酰CoA合成酶微囊藻毒素相关蛋白MrpA等,均与磷代谢、缺磷逆境或者核酸代谢相关。 为研究蛋白PstB在铜绿微囊藻中与磷吸收代谢的关系,成功克隆表达了pstB,纯化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于检测PstB在藻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缺磷条件下,PstB表达量显著提高,而随着磷浓度的提高,PstB表达量反而降低至本底水平。PstB在藻细胞内受到缺磷条件的诱导,能保证藻细胞最大限度地吸收外界磷源。
其他文献
西部黄土山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国内外对于该区域的煤炭开采沉陷问题研究较少,而多工作面同时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规律更为复杂。因此,该课题研究对于西部煤矿安全生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量呈几何级递增,给其自身的存储、传输和分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会议
筒仓是一种高重心大荷载的结构,在各类荷载(如风荷载、储料高度、储料温度、日照及季节温差等)的作用下,对仓壁结构及下部支撑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多年来,众多学者主要研究的
会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