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产业跨区域的联系特征有利于发现区域经济联系特征,考察不同产业所产生的影响力和对经济的带动力,从更微观的产业层面去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特征,对于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在实现区域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区域间的共赢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促进区域间实现协调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优化与跨区域的优化。从产业层面研究区域经济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可以系统研究产业跨区域的产出与消耗关系,网状式地考察产业的动态影响,揭示产业跨区域的联系特征。跨区域的投入产出模型最重要的数据是区域间产业贸易流量,而我国一直没有进行统计,所以本文着手通过建立相关模型来估计区域间各个产业间的贸易流量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分析了投入产出技术在研究区域间产业联系的合理性以及理论框架,比较了几种贸易流量的估算模型,最终运用改进的L-S模型估算区域间各产业的贸易流量进而编制了跨区域的投入产出表。运用吉林、辽宁、黑龙江、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应用,编制了3区域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并建立了相应模型,形成126×126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从产业影响力、产业感应度、产品流动性、产业带动作用四个角度对区域间产业联系特征进行考察,对产业的跨区域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三个区域各产业贸易活跃度与区域贸易整体活跃度基本一致;影响力和带动力强的产业集中在制造业、石油石化等产业;吉林地区产出增加对东北三个地区产业联系度贡献度最大,黑龙江最弱;黑龙江资源型产业开发潜力较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