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光明世界的伟大尝试——福克纳《去吧,摩西》的生态解读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u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克纳以其构建的精神世界“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而蜚声世界文坛。在作者构建的这个灵魂家园里,我们可以窥见福克纳内心思想的冲突,而正是在这种冲突中展现了作家前后期思想的嬗变:前期作品大多充斥着悲观绝望的色调,而后期作品则大多洋溢着乐观的精神。处于作家思想转折期的《去吧,摩西》则是作家思想嬗变过程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去吧,摩西》是作家福克纳走向光明世界的伟大尝试。本文将从生态批判的角度具体分析之。  全文是由绪论、四章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是由三个层次展开的:先介绍了福克纳的文学创作情况和《去吧,摩西》在福克纳作品中的独特价值,然后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而引出本文的立论及其研究意义和价值,最后阐释了论文的理论根据、批评范式。  正文包括四章。正文第一章是个总括章节,首先从生态区域主义的视角阐释了福克纳对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构建,其次指出了《去吧,摩西》在作家整个文学创作中的转折意义,即从消极悲观逐渐走向积极乐观,这也是全文所要阐释的中心论点。接下来的三章内容分别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层面对论文的中心论点做了具体论证。  首先是自然生态。正文第二章先介绍了福克纳在《去吧,摩西》中对一个“有机整体”的“生命共同体”的赞美;而后指出大自然在工业文明的入侵下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福克纳对造成自然受到人类残酷掠夺的深层原因——“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具体表现在对技术工具观和人类发展至上的欲望动力观的无情鞭挞;紧接着在本章第三节指出,福克纳尽管描述了大自然所遭受的严重破坏,但是他随后通过人与自然直接交锋的描写而表达出其乐观的态度,他坚信自然永远不会毁灭,大自然是孕育着“人——神——物”和谐统一的伟大的生命共同体,她将永生不灭!  其次是社会生态。正文第三章第一节指出,福克纳在《去吧,摩西》中描写了种族主义者剥削黑人的残酷罪行,同时揭示了种族主义者罪恶的源泉——土地私有制:白人通过把黑人束缚在他们私自占有的土地上而对其进行残忍的迫害。第二节指出,福克纳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并不是消极绝望的,他坚信种族可以和解:他塑造了一系列独立自主的黑人群像,其中的杰出代表是路喀斯,他在福克纳的整个文学作品中都闪耀光辉的色彩;此外,作者还乐观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种族和解的理想社会。  最后是精神生态。正文最后一章论述了作家在人类精神领域中的探索。福克纳在《去吧,摩西》中主要是通过主人公艾克的“英雄长成之路”来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精神的救赎之路:唯有自我解救和主动担当才能实现自己的救赎,这也向我们展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自信和乐观。  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小结,即福克纳在《去吧,摩西》中逐渐转变他在前期作品所渗透的悲观绝望的情绪,而是表达出了他自信和乐观的心态:无论是从自然的命运、人类社会的未来还是人类精神的探索中都展现了作家走向光明世界的伟大尝试!
其他文献
本论文借鉴西方“接受美学”的文学研究理论,以读者为中心,通过接受者的视角,梳理和探讨了韦应物诗歌在宋代被接受的过程和原因,以此来考察韦诗在古代文学史尤其是宋代文学史上的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由于有朱彝尊、尤侗、毛奇龄、万斯同等著名学者的参与而被认为是编纂较为成功的一部正史。但其中的《艺文志》却又被认为是现存史志目录中编纂质量极
中文网络穿越小说是从2006年至今网络上最流行的阅读类型。其情节通常是一个当代青年遭逢变故,由于某种机缘巧合,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以在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