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农村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如果不实现现代化,中国就不可能整体上实现现代化。引领中国农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毛泽东一生的不懈追求。为了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毛泽东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现代化理论。 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理论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长期的渐进过程。萌芽于早年至土地革命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形成于过渡时期的社会变革中,成熟并发展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思想是一个宏大的系统理论体系,主要涉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公社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毛泽东关于农村现代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二、农村工业化是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三、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四、通过集体化、人民公社化使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建设的理论宝库,毛泽东时代的农村建设为我国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多种原因,毛泽东对农村现代化的探索难免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其理论与实践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多的积极意义和启示。
其他文献
顾准,是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被誉为中国现代杰出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他在文革时期“四人帮”法西斯专政式的迫害下,虽然身处艰难的环境,他仍以独立而顽强的精神对中西方文明史、资
从1997年5月执政以来,新工党政府明显表现出亲公司和资本家的特征,并逐渐调整其阶级路线,出台了一系列倾向于商界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工商界的支持,向亲资本家的立场转变。本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以独立主权国家的身粉登上国际关系的大舞台。1996年,经过两年对各自国家独立初期对外政策的调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采取了两种截然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12年出台了《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内幕交易罪的定罪及量刑做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但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