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期腰围发展轨迹与新发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_w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以人体循环动脉压力增大为典型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常伴随着心、肾和脑等脏器的结构性甚至功能性的损伤。高血压是全球慢性疾病负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关键性公共卫生问题。2019年全球已有约12.8亿人患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数量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15.6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9.2%。据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在成年群体中约为27.9%,在65岁及以上群体中超过50%。虽然目前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依旧偏低。鉴于其影响的严重性与控制的艰难性,尽早鉴别并遏制其诱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病因学预防策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其发生与进展势在必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风险因子。我国人群的体脂分布较为特殊,虽然整体肥胖水平较低,但体脂倾向于在腹腔内蓄积,即易发展为腹型肥胖。在过去的20年多年里,中国人群的整体肥胖率不断上升,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也大幅增加。鉴于腰围测量是一种简便、稳妥、低廉、非侵入式的腹部脂肪评估手段,因而被宽泛地使用。研究表明,腹部脂肪积聚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紧密,腰围在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生命历程中,腰围常处于动态变化中。既往针对腰围与高血压的关联研究以横断面研究居多,亦或是基于有限测量次数的队列研究,使用腰围的绝对或相对变化量或来反映随访期间的腰围的变化,却忽视了腰围的动态发展轨迹在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作用。腰围轨迹能够反映腰围随着年龄增长的长期变化特征,然而,目前尚缺乏研究探讨中国人群腰围动态发展轨迹及其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研究目的1.探索成年期(18-60岁)总人群腰围发展轨迹及性别特异性腰围发展轨迹,并分析其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2.探索成年前期(18-40岁)、成年后期(40-60岁)腰围发展轨迹及性别特异性腰围发展轨迹,并分析其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研究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1993-2015年期间8轮调查数据,纳入基线不患有高血压,至少参加3次调查且随访期间年龄为18-60岁的参与者。采用组基轨迹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ing,GBTM)探索研究对象成年期、成年前期及成年后期腰围随年龄而变化的动态发展轨迹,识别轨迹相似的潜在集群。GBTM的轨迹组别数目遍历2-5个组,轨迹形态则遍历1-3阶的多项式方程,并根据贝叶斯信息准则和模型评估标准选择最优轨迹模型。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s χ2检验对不同腰围轨迹人群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使用用无序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一般人口学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膳食因素对腰围发展轨迹归属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各腰围轨迹组的高血压累积风险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腰围轨迹组的高血压发生风险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的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调整基线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受教育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和膳食情况后,分析不同腰围轨迹与新发高血压的关系,并且按性别分层分析。分别在男性与女性人群中,再次拟合成年期、成年前期及成年后期的性别特异性腰围发展轨迹,并运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性别特异性腰围发展轨迹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本研究统计分析使用 Stata 16.0(Stata Corporation,College Station,TX,USA)和 R 4.1.2软件,检验水准α为0.05,双侧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结果1.成年期腰围发展轨迹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成年期存在四种随年龄变化的腰围发展轨迹:低速增长组(23.84%),中速增长组(43.66%),高速增长组(25.69%)以及急剧增长组(6.18%)。相较于低速增长组,调整协变量后,中速增长组、高速增长组和急剧增长组的高血压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 1.52(1.25-1.87)、2.32(1.82-2.96)和3.15(2.21-4.51)。总人群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相较于低速增长轨迹组,其余陡峭增长轨迹组的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性别特异性腰围轨迹分析表明成年期性男性和女性中均存在四种腰围发展轨迹。男性人群中,以低速增长组为参照组,中速增长组、高速增长组和急剧增长组的高血压HR(95%CI)分别为1.63(1.26-2.11)、2.61(1.90-3.60)和3.85(2.36-6.29)。女性人群中,以低速增长组为参照组,中速增长组、高速增长组和急剧增长组的高血压HR(95%CI)分别为1.71(1.16-2.54)、2.05(1.33-3.16)和 2.43(1.33-4.44)。2.成年前期腰围发展轨迹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成年前期存在三种腰围发展轨迹:低速增长组(48.28%),中速增长组(40.84%)以及高速增长组(10.88%)。相较于低速增长组,调整协变量后,中速增长组和高速增长组的高血压HR(95%CI)分别为1.41(1.05-1.96)和1.75(1.16-2.91)。性别的分层分析显示,男性人群中,相较于低速增长轨迹组,其余陡峭增长轨迹组的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女性人群中,腰围发展轨迹与新发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性别特异性腰围轨迹分析结果显示成年前期男性和女性中均存在三种腰围发展轨迹。男性人群中,相较于低速增长组,中速增长组和高速增长组高血压HR(95%CI)分别为1.72(1.11-2.67)和2.21(1.10-4.47)。女性人群中,相较于低速增长组,中速增长组和高速增长组与新发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3.成年后期腰围发展轨迹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成年后期存在四种腰围发展轨迹:低水平稳定组(14.48%),低水平增长组(41.95%),中水平增长组(34.47%)和高水平增长组(9.10%)。相较于低水平稳定组,调整协变量后,低水平增长组、中水平增长组以及高水平增长组的高血压HR(95%CI)分别为1.53(1.16-2.02),2.28(1.70-3.06)和 2.84(1.95-4.14)。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相较于低水平稳定组,其余陡峭增长轨迹组的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性别特异性腰围轨迹分析结果显示成年后期男性和女性中均存在四种腰围发展轨迹。男性人群中,相较于低水平稳定组,低水平增长组、中水平增长组和高水平增长组的高血压HR(95%CI)分别为 1.30(0.90-1.87)和 2.29(1.56-3.37)和 2.80(1.73-4.52)。女性人群中,相较于低水平稳定组,低水平增长组、中水平增长组以及高水平增长组的高血压HR(95%CI)分别为 1.90(1.24-2.90)、2.26(1.42-3.60)和 2.83(1.51-5.29)。研究结论1.成年人群中存有多种随年龄变化的腰围发展轨迹。成年期存有四类腰围发展轨迹:低速增长轨迹组、中速增长轨迹组、高速增长轨迹组以及急剧增长轨迹组;成年前期存有三类腰围发展轨迹:低速增长轨迹组、中速增长轨迹组以及高速增长轨迹组;成年后期存有四类腰围发展轨迹:低水平稳定轨迹组、低水平增长轨迹组、中水平增长轨迹组以及高水平增长轨迹组。2.相较于低速增长(或低水平稳定)轨迹组,其它陡峭增长轨迹组的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提示既要注重体脂总量在高血压发病的作用,又应重视体脂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对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影响。3.成年期及其不同发展阶段(前期、后期)的性别特异性腰围发展轨迹与新发高血压密切相关,即便是维持在腹型肥胖阈值以下的腰围发展轨迹也可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提示早期腰围健康管理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其他文献
跨文化传播学在改革开放之后传入中国并正为建构一种“本土化”的学术典范而努力。现代新儒家是一个与跨文化传播息息相关的学术共同体,现代新儒学亦与跨文化传播紧密缠绕。从现代新儒学中发掘跨文化传播思想乃是跨文化传播学本土化与儒学现代化相向而行的共同要求。学界通常以“三代四群”的架构为新儒家断代,每一代(群)新儒家跨文化传播思想都表现出了一以贯之而又各具时代特色的思想品质。作为第一代第一群新儒家的代表,梁漱
学位
微生物是小分子药物的重要来源,其中,放线菌因其强大的天然产物合成能力一直备受天然产物研究人员的关注。在放线菌天然产物基础研究领域,新颖放线菌资源、新天然产物的发现以及新生物合成途径的阐明仍是现阶段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变的主题,本论文分别从这三方面开展了研究。美登木素产生植物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为了寻找“植物来源的美登木素类化合物由其内生菌产生”的证据,我们对滑桃树(Trewia nud
学位
<正> 笔者1989~1990年,应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各证型的头痛,疗效颇著,现总结如下:方药及加减川药15克荆芥12克防风10克细辛4克白芷10克薄荷10克羌活10克甘草6克茶叶5克.在临床上根据病因及疼痛的性质加减:风寒头痛原方服用,细辛用至6克;风热头痛去细辛加石膏、菊花;风湿头痛加独活、苍耳子、蔓荆子;肝火头
期刊
研究背景顺铂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对于乳腺癌、宫颈癌等实体瘤具有显著疗效,但是同时存在着严重的副作用,肾毒性是顺铂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TWEAK是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的成员,在体内参与炎症反应、组织修复等过程。TWEAK及Fn14在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在组织应激或损伤时表达明显上调,在肾间质损伤、纤维化等多种肾脏疾病中均观察到TWEAK表达上调,但是
学位
背景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都是半合成脲基青霉素,因抗菌谱广泛、抗菌活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常被作为治疗儿童严重感染和败血症的一线药物。在常规给药方案下,儿童体内血药浓度差异大,导致患者疗效不佳和/或发生肾毒性,然而,此现象的产生机制至今尚未阐明。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给药后多以原形药物经肾脏消除,肾脏中分布着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有机阴离子转运体3(OAT3)等多种转运体,广泛参与药物间相互作
学位
<正> 李××,女,34岁。1988年3月16日来诊。患偏头痛6年,反复发作。上午隐隐作痛,午后痛如针锥,痛时服镇痛药仍不能止痛。多方求医罔效,前来中医诊治。症见面色晦暗,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痛连项背。舌质紫,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诊为血
期刊
研究背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癌症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约占病例总数的75%-85%。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临床上逐渐采用手术、局部放化疗和免疫疗法联合治疗的方式。目前临床上治疗HCC的免疫疗法多为检查点抑制剂,虽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学位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致残及致死率较高,已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心血管疾病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近年来,血脂异常患病率持续较高,是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的常见性疾病。血脂异常是一个沉默隐匿的长期病变过程,其根源可追溯到儿童期。因此,研究血脂异常的儿童期危险因素,对于开展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防控至关重要。现阶段,儿童肥胖患病率居高不下,是威胁健康的重
学位
研究背景:中介分析的目的是研究解释变量A如何通过改变中介变量M进而使因变量Y发生变化。交互效应分析是研究暴露因素A对于因变量Y的效应在哪部分人群M中存在或者效应最强。然而,当解释变量A与中介变量M对于结局变量Y的效应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时,进行传统的中介分析不能进行合理的效应分解和比较中介与交互效应的相对大小。存在中介关系的数据进行交互作用分析是否会影响交互作用分析的Ⅰ类错误,反之,存在交互作用关系的
学位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引起的一种常见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MV具有单一血清型,通过疫苗接种消除麻疹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疫苗免疫活动在降低儿童发病和死亡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近几年部分国家出现了发病率升高的现象,因此,麻疹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山东省麻疹2017年之前疾病负担相对较重,发病率较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