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长江上游防护林重点建设区绵阳官司河流域为对象,以提高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防护林体系生态高效性为目标,围绕“农户生计-人均营养消费水平-农业综合生产潜力-土地承载力”这一主线,构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指标体系及其模型,分析防护林保水功能对农业综合生产潜力的贡献度,进而估算出官司河流域在不同农林比例下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
(1)通过对官司河流域农户生计现状的调查,确定以热量和蛋白质两种营养素来表示的研究区人均营养消费水平:热量2600kcal/d,蛋白质75k/d。
(2)在系统分析自然生产潜力经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量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根据土、肥、水、种、密、保、管、工8个影响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构建社会经济生产潜力系统,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指标体系。
(3)依据制约植物生长和影响作物产量的主导环境因子,按照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气候土壤生产潜力逐级订正而构建农业自然生产潜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社会经济修正函数对现有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模型进行完善,构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模型。
(4)研究防护林水源涵养水分动态过程,通过选取对照产量区,估算出防护林保水功能对官司河流域农业综合生产潜力的贡献度分别为:水稻1.12,小麦1.095,玉米1.116。
(5)通过农业综合生产潜力、作物种植面积、产量转换系数确定官司河流域土地生产力,进而估算官司河流域在不同农林比例下的土地承载力,结果显示:2005年实际农林比例下官司河流域可承载3.25万人口,预测2010年可承载2.96万人,理想农林比例(4:6)下可承载2.24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