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麦工艺对燕麦麦芽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ai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制麦工艺对燕麦营养麦芽品质和燕麦啤酒麦芽品质的影响,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有利于提高麦芽营养品质的制麦工艺和适宜的燕麦啤酒麦芽制麦工艺,并在优化出的啤酒麦芽制麦工艺的基础上,探讨了胚乳降解酶、糖类、氮类以及多酚类物质在燕麦麦芽制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燕麦原麦籽粒理化指标的分析得到,除燕麦千粒重未达到GB/T7416-2008《啤酒大麦》要求外,其他理化指标基本达到GB/T7416-2008《啤酒大麦》要求。所用燕麦符合制麦规定,可用于制麦研究。(2)制麦过程对燕麦的营养品质有显著影响,通过优化得出的最佳制麦工艺条件为:采用浸麦工艺(浸麦6h—休止10h—浸麦4h—休止7h—浸麦3h—休止1h),浸麦温度14℃进行浸麦,15℃发芽4d。采用该工艺条件进行制麦,燕麦中植酸含量下降了36.4%,蛋白质消化率上升了86.2%,而β-葡聚糖含量下降了87.0%。此外,矿物质、多酚含量也有显著提高,改善了燕麦的营养品质。(3)发芽温度与发芽时间是影响燕麦麦芽营养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发芽温度的升高(11~19℃),发芽时间的延长(2~6d),燕麦麦芽中植酸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降低,而蛋白质消化率随发芽时间的延长而升高。(4)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燕麦啤酒麦芽的制麦工艺,得到适宜的制麦条件为:浸麦温度15℃,浸麦时间30h,发芽温度17℃,发芽时间6d。此条件下制得麦芽的糖化力为171.83WK,库尔巴哈值为42.72%,麦芽α-氨基氮为209.15mg/100g,麦芽浸出物为76.6%。(5)适宜的焙焦工艺为前期逐渐升温的焙焦方式,即凋萎期与干燥期为45℃(6h)—55℃(5h)—65℃(6h),焙焦期为76℃(2h)。采用该焙焦工艺制备的麦芽酶活力较高,并降低了麦芽α-氨基氮和糖化力的损失。(6)燕麦籽粒在制麦过程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β-葡聚糖酶和蛋白酶活力随着发芽的进行不断增加,均于发芽144h时达最大值,在干燥过程中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β-葡聚糖含量在浸麦阶段下降速度较慢,发芽后以较快速率下降;总氮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库尔巴哈值与可溶性氮含量在浸麦阶段略有下降,发芽24h之后,呈平稳的上升趋势,至发芽144h时达峰值,在干燥阶段略有下降;总多酚、游离型多酚和结合型多酚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香豆酸和阿魏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考察鲁迅小说《伤逝》的爱情叙述背后隐含怎样的潜意识,建构了怎样的新时代弃妇模式,追溯鲁迅思想的源头,分析中西古今"弃妇诗学"之经脉,分析历
介绍了江苏水资源、水环境的基本特点,分析了江苏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存在问题,结合江苏治水新思路的实践和水利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加强江苏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采争取的对策措施,对开展
目的:观察骨疏宁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用骨疏宁片治疗,对照组用腰痹通胶囊治疗,
日本华人文学的重要特点是双语写作及对日本文化的深度观察与叙述。上世纪80年代后华人报刊种类的增多为双语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园地。华纯的《风云沙漠》展开了作者对环境保护
<正>(续第5期第16页)4.我国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技术?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和耕地面积递减的趋势难以逆转,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重
我国新农村迅速发展,然而,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安全规划布局现状整体水平普遍不高,由此导致了火灾危害也伴随着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日趋严重。因此,2010年8月18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测度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方法,并在SITC三位码分类水平下,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第一,本文建立了测度产品技术
<正>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病
为有效防止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物和其它污染物进入总干渠,预防突发性污染事故和人工活动诱发事故对总干渠水质的污染,重点是防止受污染的地
在云计算的发展中,公有云和私有云是两种比较成熟的云计算服务提供方式,但是公有云对用户透明,私有云成本偏高,因此很多用户开始选择使用混合云。企业用户选择使用混合云来处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