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成型用环氧树脂体系制备及与碳纤维匹配性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opelessc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LCM)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大型复合材料制件成型工艺,成型的关键是树脂经过长程渗流、浸润纤维等过程后固化成型,因此该工艺要求树脂在工艺温度下具有流动性好、放热低及与纤维浸润性优良等特点。对于环氧树脂体系与碳纤维匹配性的探究可以为LCM技术基体树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双酚F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酸酐甲基六氢苯酐(MeHHPA)为固化剂,选用三种不同的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DGE)、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双酚A聚氧乙烯醚06(BPE-06)分别制备了低粘度适合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的稀释剂/双酚F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体系,探究了体系固化工艺,研究了其与国产碳纤维(HF10)的匹配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稀释剂结构、用量、浸润温度、浸润过程中固化程度等对环氧树脂组分与碳纤维浸润性的影响;采用界面张力仪分析了树脂与碳纤维界面的前进接触角和表面张力以表征浸润性;采用Young-Dupre法,计算了树脂与碳纤维表面的热力学黏附功表征黏附作用。结果表明:所设计树脂体系能与碳纤维完成自发浸润过程;粘度相同时,不同结构稀释剂对浸润性的提高效果不同,由好到差的顺序为:PEGDGE>BPE-06>BDDGE;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碳环氧树脂与纤维的浸润性;随着固化程度的提高,树脂体系与碳纤维的浸润性变好。制备了所研究环氧树脂体系与HF10碳纤维的复合材料,采用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表征了界面结合性能,研究了浸润性、浸润温度、浸润时间对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对纤维良好的浸润性是获得具有高界面性能复合材料的重要前提,PEGDGE体系浸润性高于BDDGE和BPE06体系,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界面结合性能;浸润性不是影响界面结合性能的唯一因素,树脂体系的固化程度对其也有影响,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会随着树脂体系固化程度的升高而提高,主体环氧树脂与活性稀释剂摩尔比为100:10时得到的固化产物固化程度最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也是最高的;浸润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最终形成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的提高;同一浸润温度下(80℃),浸润时间对最终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影响不明显,如果在浸润过程中发生了固化,最终的层间剪切强度会提高。采用粘度表征流变性能,等温放热温度表征放热特性,研究了体系工艺温度下的流变和放热特性,结果表明所研究体系具有较长的适用期窗口和可调节的放热特性。
其他文献
以河津市"名人花苑"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了住宅小区规划的理念、规划的总体布局,阐述了园林绿化景观的主题和其他相关主题。
高校招生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与之相伴的高校招生公平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目前中国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对高强塑积TRIP钢的需求与日俱增。热轧型TRIP钢具有流程短、成本低等优点,主要用于承载力较大的客车和卡车上,添加微合金元素钛可以进一步提高T
挑战具有新颖结构的天然产物的化学全合成长期以来一直是有机化学家拓展基础研究、挖掘生物活性小分子的重要策略。Thaxtomin系列天然产物因其新颖的化学结构和作为除草剂的
以丙烯酸甲酯为主的共聚物,有很好的性能,并且可以注塑成型,挤出成型,用途广泛。本文主要从影响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丁酯(BA)溶液聚合的反应系统的温度、反应系统压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协作地完成实时监测、传感和采集目标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传送给需要
摘要:城市交通问题实质上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而解决交通问题也往往会使用增加供给和控制需求两类方法的有机组合策略。城市快速环路建设作为一种增加供给的主要
目的调查并分析重庆市116名临床危重症专科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和相关因素,为将来有针对性地通过临床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0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作为"严管"环节的制度设计,构成我国企业信息公示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具有不少制度创新的亮点,不仅为构建新型的企业信用机制奠定了立法基础,而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