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19871120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个长江流域内,长江不仅通过干流带动沿线两岸的港口经济和航运发展,发挥生态环境调节、水利调节和工农业取水安全等方面作用,而且通过众多支流来辐射更为广泛的支流区域的经济发展,关联着防洪与供水、生产物资供给和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在发挥这些对支流区域重要影响作用过程中,通江河口则处于最为关键环节。受历史原因和改革开放后长江流域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一些累积的问题,导致通江河口环境现状混乱,形势到了严峻的地步,河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状况危急,通航安全环境问题也不同程度制约干支流之间的航运发展,水利工程也暴露出不满足区域发展对长江水源的调节利用的需求。本文选取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为对象,通过现场调研,案例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通江河口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梳理归纳各类问题的原因,结合政府在公共环境领域具有成效的治理模式,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思想角度,提出了属地负责,协作管理,联合监管等治理模式,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生态型通江河口。有效的治理需要着眼于河口水域周边与支流网络形成的整体,内容涵盖生态环境、通航环境、水利环境、公共环境整治。经济产业布局也应着眼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严控水域岸线审批,减控工农业排污,减少低效能、高污染产业,力图从源头方大幅减除向长江干支流的污水排放,防控各通江河口资源过度开发。法制完善、环评制度提升、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则能为长江通江河口水域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科学开发提供制度化的保障。治理策略上更需要借鉴已取得成效的项目经验,研究探索通过湿地修复、生态水利、航道工程、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水上绿色服务区建设等一系策略改善通江河口的自然环境、通航环境、公共环境和调节利用水资源能力。
其他文献
<正> 《日出》中的夯歌,其艺术价值是不应忽视的。曹禺本人就曾说过:“衷心希望有一位热忱的作曲家恳为代表《日出》内在神情的夯工们写一支震憾人心魄的歌曲”。这里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