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滞效应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DaSh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传导问题是研究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如何通过各种金融变量对实质经济产生作用的问题。货币政策传导在整个货币政策机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影响着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更直接决定着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本文正是针对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效果不明显这一问题,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疏通货币政策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对策和建议。文章首先综合概述了西方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中有关各渠道的一般传导机理,旨在为后面的研究作一定的理论铺垫,使读者对货币政策各传导渠道的传导机理有一个整体认识。接下来,文章分析了我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特征,指出在经济转轨这种特殊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特有的一些问题,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近十年来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分阶段进行了整体评述,得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整体上并不理想的结论。针对货币政策传导受阻的问题,文章从传导渠道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各个渠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梗阻现象。在对各传导渠道梗阻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后,文章总结了影响甚至阻碍各传导渠道传导效率的因素。文章认为,货币政策传导中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货币政策框架本身的问题,就其实质而论,后面的根本问题则是转轨时期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比如利率、汇率的非市场化形成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失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文章最后分别针对各传导渠道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快建立利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加速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朱执信哲学思想含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因素,这基本上构成了他哲学思想当中的马克思主义内核,反映了朱执信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亲缘关系,这是其哲学思想之所以能超越同时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借贷难的主要原因——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提出我国序列借贷定价的研究问题。在关系型借贷和循环借贷的基础上,同时也参考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利用金融中
针对慢衰落时变航空多径信道码间串扰严重、接收端误码率高的实际问题,在SC-FDE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航空多径信道的稀疏性,将航空信道估计建模为稀疏信号的恢复问题,采用PN序
商标权利用尽理论已为各国明示或默示的普遍接受,但对其内容的认识,即商标权人究竟用尽哪些权利,却存在不同的见解,产生了法律上的模糊地带.作者从商标权利用尽理论的产生开
“十一五”的到来为天津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天津的区域经济逐渐趋于活跃,而静海县位于天津市西南部交通要地,凭着自身区位、产业优势无疑将有大的腾飞和发展
自2005年下半年我国推出权证至今已两年有余,我国权证市场发展可谓跌宕起伏。部分权证出现了被极度炒作的现象,权证市场隐藏的风险愈来愈大,致使一部分人对权证的作用产生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