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提倡产业升级的今天,市场上广泛存在许多产能过剩产业的企业面临破产。大多数企业在经历资不抵债的财务困境后选择退出,但不乏一些依旧存在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企业等待机会重生,破产重整制度为这种企业提供了再生的可能性。自我国《破产法》颁布以来,大量的困境企业渴望通过破产重整获取新生,其中不乏许多企业浴火重生,创造了积极的社会价值。随着重整案例的增多,破产重整所受到的关注度也逐渐上涨。学者们开始就重整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范围涵盖了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设计、重整计划的执行和实施、重整效果的分析等。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破产制度的完善,明确破产重整计划的重要性,探讨破产重整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企业重整效果的分析,通过选取特定的案例,具体详细地分析重整实施对经济后果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大家对破产重整的认识程度,肯定破产重整的重要地位。川化股份于2016年实施并完成破产重整,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形势下,成功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展现了一次低成本高效率的破产重整成功案例,具有典型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川化股份破产重整的具体过程,对重整过程的实施进行阐述和分析,总结川化股份破产重整的特征;其次从四个角度评价川化股份破产重整的经济后果。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在理论概述部分阐述了经济后果的基本概念,另外就经济后果的指标选取做了介绍,最终确定了经济后果分析的四个主要方向。首先是重整成本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破产重整费用、政府补助和筹集资金三个方面的成本统计和对比,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评价企业重整成本的控制。重整绩效的研究针对市场反应和财务绩效两个方面,分析公司股价及异常收益率的变动,选取合理的绩效衡量指标评价企业财务绩效的变动。在研究破产重整市场反应时,本文运用了事件研究法预估企业的超额收益率,使得数据更能真实反映破产重整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程度。分析破产重整企业财务绩效变动时,本文收集了川化股份2011-2018年的财务指标数据,全面客观反映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并就各个指标具体展开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分析对象包含了对股东、债权人和职工,全面详细就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变动进行总结,从而评价此次破产重整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川化股份运用一系列低成本的市场化手段,保全了企业的上市资格,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维护了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为企业注入了活力。川化股份此次破产重整总体效果良好,企业以较低的重整成本创造了积极的经济效果,重整计划中创新型方案的制定和重整过程的实施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企业破产重整提供了经验和思路。最后本文总结出川化股份案例成功的经验启示,希望可以为也其他企业提供重整方案的借鉴。首先是要保障重整管理人的独立性,独立的独立专业的第三方管理人可有效降低重整成本和提高重整效率;其次,要重视经营方案,合理的经营方案是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前提,保护了破产重整的价值;同时,政府也需要创新自身参与方式,明确自身的角色,做好协调工作;最后,要注重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破产重整意味着财产的重新分配,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尽力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当然,笔者也就此次破产重整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建议企业应该注重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转增股转售的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