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作为最薄的二维晶体,具有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大比表面积、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石墨烯为基底材料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可保持负载生物材料的活性,提高修饰电极的负载能力,复合材料的协同作用能提高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速率,进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近几年,基于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已经成为电化学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着手,构建了几类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及稳定等特点。主要内容如下:一、采用超声共混法制备了导电炭黑/石墨烯三维碳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导电炭黑/石墨烯三维碳纳米复合材料构建了新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平台,研究了芦丁在导电炭黑/石墨烯三维碳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导电炭黑/石墨烯修饰电极对芦丁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芦丁含量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二、采用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了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结合适体识别技术,构建了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硫化钼/石墨烯/裸玻碳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用于干扰素的测定。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溶液带负电荷,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带正电荷,两者之间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力结合成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γ-干扰素适体通过静电吸引与π-π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硫化钼/石墨烯/裸玻碳电极表面,形成γ-干扰素适体/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硫化钼/石墨烯/裸玻碳修饰电极。在溶液中存在γ-干扰素时,γ-干扰素与适体结合,使得适体离开电极表面,露出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在亚甲基兰-双氧水溶液体系中产生电化学信号,从而实现对γ-干扰素的测定。实验证明制备的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对γ-干扰素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三、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金硫键的作用力,结合金纳米颗粒,制备了金纳米颗粒/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了金纳米颗粒/二硫化钼/石墨烯修饰电极。基于适体识别的“信号-开关”模式,构建了溶菌酶适体/金纳米颗粒/二硫化钼/石墨烯/裸玻碳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将该适体传感器应用于溶菌酶的检测。研究结果显示该修饰电极对溶菌酶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