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淡水冰断裂破坏的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条件下冰的破坏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断裂。水工结构的极值静冰压力分析涉及在慢速率压缩下冰盖的极限破坏,为了确认断裂力学方法在这一研究中的适用性,需要通过实际观察了解相应的破坏过程、主导的冰力学行为、关键的材料性能参数等信息,为此需要对天然淡水冰的断裂破坏开展系统的试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任务是测定淡水冰的断裂韧度和名义弯曲强度,确认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开展冰盖压缩下的模拟破坏试验研究,确认主导破坏模式及其转变条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断裂韧度基本试验。采用标准尺寸三点弯曲试件测定S1型湖冰的断裂韧度。试验温度为-2℃和-8℃,应变速率是6.25×10-5s-1、6.25×10-6S-1、6.25×10-7S-1。这是前人很少涉及的试验参数范围。共获得36组试验数据。结果显示,断裂韧度随加载速率降低和试验温度提高而增大,而切口深度对结果的影响不显著。第二部分: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研究。这是相关工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尽管大试件尺寸受到限制,采用等比例相似试件测得了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数据,给出了淡水冰Ⅰ型断裂的BaNant型的渐进匹配法尺寸效应函数。作为无切口对照组试件测量,得到了淡水冰的名义弯曲强度。第三部分:压缩冰试件的模拟破坏试验。以现场冰盖破坏过程为模拟对象,采用三种尺寸的原型冰压缩试件进行了系列的模拟破坏试验。试验中发现冰的破坏存在拉伸断裂、压缩型断裂及蠕变失稳等破坏模式,研究确认了加载速率、温度、偏心率、内部缺陷和预制裂缝等因素对破坏模式和极限载荷的影响。上述试验结果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为建立静冰力分析的理论与数值计算模型提供了试验证据和必要的参数。
其他文献
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导致地下水环境受到污染。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环境中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明
在自行设计的新型玉米籽粒膨化机的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提供的动网格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考虑膨化机内部气体的高温高压特性,对膨化机快开门盖的运动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
铀(Uranium,U)是地壳中存在的一种天然重金属元素,可作为核反应原料,具有重要的工业和军事应用价值。天然铀在浓缩提取绝大部分235U之后得到的副产品称之为贫铀(depleted uraniu
新中国成立7 0年来,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作曲家和歌唱家,成为了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生力军。从歌曲创作而言,体裁多样,题材丰富,色彩
舰艇船体自然寿命的分析在船体寿命分析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船体强度的观点来分析船体的自然寿命。首先,给出船体寿命的定义,并据此对制约船体自然寿命的一些因素及船体腐
手性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光学活性,作为一类独特的功能材料吸引了一大批科学家的目光。其中,手性螺旋取代聚乙炔主链形成的单手螺旋结构具有“手性放大效应”,这赋予了手性螺旋取代聚乙炔材料更出色的光学活性,并在手性识别,药物控释,对映体选择性结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聚合物粒子具有体积小、表面积大等突出特性。而手性螺旋取代聚乙炔材料由于其主链含有大量的共轭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脆性大、强度低和加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