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业者创业意向的形成机制——基于中国创行项目的实证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意向对于创业行为及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术界存在大量关于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关注商业创业领域中创业者与管理者以及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核心技能差异,较少从社会创业领域中社会创业者的角度切入。  本研究以大学生社会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创业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等提出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对从事早期创业实践的中国创行312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汕头大学和暨南大学多个社会创业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深度访谈,分析大学生情感能力、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间的关系。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情感能力能显著提升创业自我效能;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是形成创业意愿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情感能力通过提升创业自我效能影响创业意向的形成;大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需要区分个人情感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大学生情感能力、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三者之间的关系。  可见,本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社会创业者的早期创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解决我国教育体制、人才培养、就业方面等存在的弊端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其他文献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境内内资、外资企业实行“两法合并”,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税前扣除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正在走向成熟和规范。这项改革旨
20世纪80年代至今,金融创新以风起云涌的惊人之势席卷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而各种各样的衍生金融工具,更以其不同于传统金融工具的特性,成为现代金融市场上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金融工具既是重要的避险工具,同时又是巨大的风险源。如何建立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规范在内的监督管理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到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直至学术界,都不遗余力地对其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