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细胞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d5230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是生物组成的基本单元,通过对细胞的形态、数量、结构等参数的研究,是人类健康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细胞检测仪具有造价高、外设庞大、需专业操作等缺点,因此,开发出具有小型化、低成本、易操作的细胞检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传统细胞检测仪及基于微流控技术检测系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搭建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细胞图像采集系统。重点对搭建系统所需遵守的参数规格、图像数据的传送、提取图像关键区进行研究。首先结合无透镜图像传感器成像原理对光学衍射原理进行研究,从理论角度得出光源到微通道上表面的距离对成像大小没有影响,微通道下表面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对成像的影响是先不变后逐渐增大的特点,即先发生阴影成像随后发生衍射成像;其次我们利用Light tools光学仿真软件,通过对各个组件的模型建立、系统仿真,得到与理论分析相同的仿真结论;接着利用USB数据传输技术,提出并搭建了由无透镜CMOS图像传感器MT9V032和USB芯片CY7C68013组成的图像采集系统,通过对图像传感器的时序进行深入分析,按照时序设计了控制模块,将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通过I2C接口输出;最后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通过USB控制芯片Slave FIFO传输模式传输到Arm开发板中,利用V4L2视屏采集驱动实现对图像数据的预处理。以此搭建出基于ARM开发板的微流控技术细胞图像采集系统,通过对参数的测试调整实现了细胞成像的细节凸显,完成了样品图像的实时显示,样品视频流的预处理及存储。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体健康特征的实时监测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物联网的发展为人体健康特征远程实时监测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实现方式。压缩感知理
本课题在国内首次从油菜育种的角度,对白菜类蔬菜包括大白菜、小白菜和紫菜薹种质资源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如下结论: 1 农艺性状分析研究 1.1 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中存在有符合油菜育种目标的特异性状,如特早熟、抗寒、白花、黄籽、矮杆、多分枝、多角果、大粒以及特殊不育类型等。 1.2 通过核心种质资源构建,从120 份材料中筛选出40 份 (每类10 份),以15 个农艺性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
视觉系统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感知器官。经研究发现,大部分盲人都只是在视觉通路上部分发生病变,这就为视觉假体的研究奠定了生理基础。视觉假体技术属于功能点刺激技术的一种,
人白细胞介素-2(HuIL-2)主要是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能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从G0期到S期)和分化,并且具有刺激T辅助细胞和自然杀伤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技术是一门集传感网、射频识别(RFID)、传统互联网于一身的新兴技术。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天线也必然会受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 System)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对其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卫星导航信号传输到地面时功率只有-13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