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影像测量仪零件精准定位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41306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像测量仪具有实时在线检测、非接触测量、可靠性高等优点,在视觉测量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零件的重复或批量测量过程中,定位基准或定位夹具来进行辅助定位的使用导致测量效率低,无法满足高效率的自动化测量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其在自动化测量领域应用的瓶颈之一。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影像测量仪视觉引导的研究,旨在实现批量零件的自动定位,是后续自动化测量的重要前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现有影像测量仪相机视场小,对于零件的重复测量依赖定位夹具所导致的测量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增加大视场模块获得零件的全局图像,对测量平台进行视觉引导,实现零件的自动定位;搭建了相应的影像测量系统,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2)针对所引入的大视场定位模块存在较大畸变的问题,通过对相机成像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镜头畸变的数学模型;利用棋盘格,采用张氏标定法获取相机的内参数,对失真图像进行畸变矫正。在此基础上,根据大、小视场相机的投影模型,利用同一标识点,建立了两个相机光轴相对位置的数学模型,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大、小视场相机相对位置标定方法的可行性。(3)为了准确实现对待测目标的定位,影像测量系统通过大视野模块的全局图像信息完成对测量平台的视觉引导,根据全局图像的灰度对比明显的特点,利用双峰法实现阈值分割,利用多项式插值获取亚像素轮廓点,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圆获取圆心的精确坐标,使得定位精度得以保证。在此基础上,对特征点像素坐标到机床坐标的转换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实验的结果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4)在结合本系统自身特点,对定位误差来源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误差补偿方法。通过对定位误差进行分析,找出其分布规律及影响误差分布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相应的误差补偿数学模型,并且利用该误差补偿模型对影像测量系统的定位误差进行修正,使得测量平台的引导定位精度得到比较理想的改善。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对误差进行补偿,引入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技术,构成影像测量系统的闭环控制,最终实现定位零件与小视场相机图像中心的精确位置对准。
其他文献
未来中原地区的城镇化 ,应从建立完善发展机制入手 ,着眼于产业经济发展这一根本动力 ,并实行“构建中原城市群 ,积极发展小城镇”双向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我国山多人多,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山地逐渐成为城市人口聚居的主要形式之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层次、生态意识的提高,也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本文对南
目的:研究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4G、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8例乳腺癌组织、4
变胞机构是1998年在亚特兰大召开的第25届ASME机构学与机器人学双年会上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机构,它是一类能从一种拓扑结构形式变换到另一种拓扑结构形式,通常有效构件数和自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幼儿园游戏内涵,和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提出幼儿园游戏教学创新方法。建议
调查中发现在农村英语教学行为中,记录英语教学日志的现象普遍较低。农村英语教师应对教学日志的重要性,含义,内容,撰写方法及撰写原则进行深入了解。教学日志又是农村英语教
概念隐喻与人类所使用的语言之间关系密切,所以隐喻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语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容器隐喻则属于概念隐喻中的本体性隐喻。本文主要将英语中的容器隐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胃癌术后患者在化疗期间不同时间点内症状的发生率、强度及症状群组成:基于患者对不同时间点症状群内的症状强度体验情况,通过聚类分析法识别各症状群亚
目的:筛选海南龙血树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分别用溶剂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对海南龙血树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处理,利用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
目的观察支架术治疗症状性MCA狭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探讨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在并发症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对26例症状性MCA狭窄患者行支架术,手术患者均实施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