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对党员社会成份规定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社会成份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党的建设历程中,在这方面既有失误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党对党员社会成份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校正、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显示出与时俱进的品质。本文主要是回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制订的党员社会成份规定。本选题力求在以下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1、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员社会成份政策的理论渊源。本文认为,当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员社会成份的观点也为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所接受,对中共党员成份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中共党员成份政策的理论渊源。2、关于党员社会成份规定的历史分期问题。本文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党员社会成份规定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容以及党员队伍社会成份的实际构成,把建党以来党员社会成份规定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党的创立至大革命时期。党逐步注意党员的社会成份,为了奠定自己的无产阶级基础,党开始注意吸收工人入党;第二阶级为大革命失败后至1949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一度将失败的一个原因归结于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成份,党员成份政策有偏工人化倾向。但这个时期也有一些可贵的探索,做出了一些正确的规定,我们不能忽视。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变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既坚持有“成份论”,但又不“唯成份论”,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党,正确的党员成份政策逐步形成。第三阶段为党在全国执政以来。建国后,党员标准提高,但在文革期间,却背离了正确的党员成份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知识分子的重新定位以及在新时期,党对社会新阶层的定性分析,促进了党员成份政策的发展与创新。3、力求占有更准确更全面的资料。最后,分析了这一历史演进历程的特点,得出一些启示和思考。透视党关于党员社会成份规定的历史演变历程,分析其特点,领悟其深刻的启示,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对党建理论的创新,增进党的建设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品,食品安全关系着人的生命健康,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几个人往往都会牵涉到许许多多的家庭.所以,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要想确保食
目的 合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法 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范畴:人与事的匹配、人员需求与工作报酬的匹配、人与人的协调合作、工作与工作的协调合作等角度寻找护理人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标志着党在执政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并将之作为
为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暨责任心学习教育活动,树立典型,激发干劲,争先创优,近日,湖南省娄底市食药监系统开展首届“十佳”监管所长评选活动.此活动评选范围为全市所有乡镇
本文将从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开展研究,旨在为土建施工人员提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帮助分析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将会面临的施工问题。最后陈述混凝
关于“ 一+V”问题的探讨, 一直是学术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旨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 找出分歧, 得出自己的看法.在明确了“ 一+V” 结构的一般性句法功能的基础
为全面把握目前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现状,探寻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这里以地方桌财经类高校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对研究生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科研条件、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非常关注的一项问题,并在近年来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视频安全工作中,对于食品的检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了保障工作开展效果,做好质量控
在面包的制作过程中加入艾叶,在原有研制配方的基础上找出最佳材料比例,并研究面包成品的健康功效,为艾叶相关保健食品的开发提出依据。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艾叶粉添加量、白砂
“课证融合”是高职旅游专业推行“双证书”制度、培养胜任岗位能力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途径.文章针对高职旅游专业“课证融合”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分析了高职旅游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