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屋顶绿化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昆明城市的不断发展,可进行绿化的面积越来越小,屋顶绿化作为一种“占空不占地”的高科技绿化形式,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价值不仅仅表现为给建筑物带来的益处,而且给城市增添绿色、美色,降低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屋顶绿化实施,对昆明的城市绿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总结出屋顶绿化的相关基础理论,并结合昆明的地理情况,对昆明市11个屋顶绿化进行现场调查。结合一些实例分析了昆明屋顶绿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力求为昆明市屋顶绿化的设计和具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调查研究取得了5个方面的结论:   1、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理论依据及屋顶绿化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屋顶绿化对建筑节能、屋面雨水径流量、延长和保护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改善屋顶眩光、建筑空间与绿色空间的相互渗透都取到积极的作用。   2、对昆明市屋顶绿化现状进行实地考察,调查昆明市各屋顶绿化应用的植物种类、配置模式、景观效果及屋顶绿化模式。按照空间形式可将屋顶绿化分为拓展型,半密集型,密集型三类。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美景欣城、时光俊园、世纪俊园、金安小区、航空小区、美辰百货、宁康园、春之城9处屋顶绿化为密集型屋顶绿化,耀龙康城、金洲湾别墅、都市明园3处屋顶绿化为半密集型,未调查到拓展型屋顶绿化形式。其中密集型屋顶绿化主要是以裙房屋面绿化为主,植物配置采用乔、灌、草为主的复层植物配置;半密集型屋顶绿化植物配置采用的是灌、草二层结构为主的园林复草模式。从绿化情况来看,昆明屋顶绿化应用园林植物共83种55科67属,其中乔木29种,灌木36种,草本16种,藤本2种。   3、针对市民对建筑屋顶绿化了解度和认可度进行了问卷调研,对工作生活场所附近是否有屋顶绿化:是否希望工作生活场所附近建设屋顶绿化;买房子时,同等条件下会选择有屋顶绿化的房子还是没有屋顶绿化的房子及屋顶绿化会带来哪些不愿面对的问题等进行了调研得出以下结论:昆明市现有建筑的屋顶绿化普及率并不高,许多人还没有机会接触到屋顶绿化,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和认同屋顶绿化。对于屋顶绿化这个观念,基本上所有人持欢迎态度,希望生活中工作中多一些绿色,大家都想拥有自己的小花园,都想居住在带有屋顶绿化的楼房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住户持中立意见。对于屋顶绿化问题,人们最担心的是屋面是否能承受,是否会导致漏水等问题。   4、通过这些所获取的资料为客观依据分析得出昆明市屋顶绿化的现存问题是:(1)屋顶绿化推广有一定的难度;(2)政府部门还未出台技术指导和规范和优惠政策;(3)屋顶绿化设计缺乏规范化的理论依据,设计手法零乱;(4)目前昆明屋顶绿化技术问题上存在不足;(5)屋顶植物选择存在问题;(6)屋顶绿化存在严重的“养护危机”。   5、针对昆明市屋顶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一些具体的建议   (1)加强对昆明市屋顶绿化的宣传力度,为今后昆明市屋顶绿化的推广奠定基础。   (2)制定屋顶绿化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规范优惠政策,如屋顶绿化财政补偿政策。   (3)在屋顶绿化设计方面考虑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与建筑统一设计,并且针对业主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4)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以解决屋顶防水防漏、坡屋顶绿化等问题。   (5)选择当地自然特点的乡上植物,营造能反映不同场地特点,并能充分利用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形成四季的景观。   (6)加强屋顶绿化的后期养护和管理   最后,将研究所得的结论运用到航空小区屋顶绿化的实例分析中,从设计、建造过程中运用的关键技术及施工过程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其他文献
学位
"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国政府和人民致力完成的宏伟目标.在这个宏伟目标下的城镇小康住宅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解决目前
近几年,农业问题被放在了国家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位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的关注,重大举措频频出台,新农村建设事业进入了令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及其站点(以下均简称站点)通过“植入”城市已建成区域,与既有城市空间融合发展,由此产生一系列新的空间问题,空间安全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山地城市作为
山地体育场设计的基本矛盾是山地地形的“斜面”与体育场空间所需“水平面”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引发了山地与体育场之间的磨合与关联,从而产生了不同于平地的山地体育场空
中国传统风格建筑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的热点,在城市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景观照明设计领域,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设计是景观照明设计、照明技术的集中体现,但由于传统风格
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带来高校校址扩建、迁建等变化。为了适应高校校区变化的需要,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建设教师新住区。高校教师新住区突破了过去续存发展的渐进式建设模式,其建设
中国城市化向来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的城市化成果的同时,城乡差距和城乡矛盾进一步加剧。重庆自1997年直辖以来,城市化进程也取得巨大的成就,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迅速扩张。而住宅建设量的大幅上升以及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对能源、资源消耗问题的轻视,导致了在住宅建设过程中大量资源被浪费,也违背了我
城市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一个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应该是具有明朗的个性,具有可识别性,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城市中传统历史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