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旁路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大隐静脉是其主要血管桥来源,但血管桥内膜过度增生所致狭窄或闭塞严重影响其疗效,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自体移植静脉(AVG)内膜增生和狭窄是许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细胞周期的调控是细胞增殖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的最后环节,其中G1-S期最重要。因为细胞增殖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G1期持续时间,细胞一旦从G1期跨入S期,则不再依赖外界信息刺激而很快自动完成生长过程。细胞外基质通过其合成和降解的调节,一方面参与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和迁移,另一方面还参与血管壁重塑,但它们在AVG内膜SMC增殖和狭窄中的作用了解不多。抑制SMC增殖,减少内膜过度增生,预防AVG狭窄研究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它只对提高近期通畅率有效,远期无效;机械方法效果也不理想;基因治疗前景广阔,但临床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近年,近距离放射治疗在预防冠状动脉或其它动脉腔内扩张术后再狭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在预防AVG内膜增生和狭窄方面研究甚少。 目的 1.以兔为研究对象建立AVG模型,并观察其SMC增殖和内膜增厚时空变化的显微和超微结构改变。2.观察移植后Ⅰ、Ⅲ型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改变,及其与AVG内膜增生和管腔减小的关系。3.观察细胞周期调节基因P16、P21和CyclinD1在AVG的表达及其与SMC增殖的关系。4.观察不同剂量,不同照射方式下32P对AVG内膜增生和管腔减小的抑制作用,选择最佳治疗剂量,并与卡托普利作用进行比较。 材料和方法 1.用“Cuff”技术将兔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入同侧颈动脉系统,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SMC的形态变化,并对AVG外径,管腔、内膜、中膜面积,外弹力膜周长和管腔相对丧失率进行定量分析。2.通过P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