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透明细胞改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状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占比达90%以上。目前国内外多以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为主要研究目标。但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病理科医生,对甲状腺癌中罕见病理亚型的认识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由于临床病例较为罕见,专家对其生物学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尚未达成共识,易出现误诊及治疗不当等情况。其中透明细胞性甲状腺癌是众多亚型中的一种。透明细胞癌主要发生于肾脏,占肾癌的70%-80%。而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发生透明细胞改变较为罕见,主要包括甲状腺原发性和肾转移性两大类。以往国内外相关报道包含病例数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我科治疗的8例发生透明细胞改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研究及回顾分析,阐述其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表型、治疗方式等方面情况,以期为临床医生对此类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通过检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和电子病理系统,对200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确诊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筛查,从中筛选出所有发生透明细胞改变的病例资料,共8例,其中甲状腺原发性病例4例,肾转移性病例4例。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从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结果、免疫组化表型、治疗等方面,对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汇总分析。并在文献复习背景下进行讨论。结果:1.一般资料:8例中包括原发性与肾转移性病例各4例。其中甲状腺原发性病例中男性3例(3/4),女性1例(1/4),中位发病年龄为46.5岁(29-61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45.75岁。肾转移性病例中男性2例(2/4),女性2例(2/4),中位发病年龄为66岁(60-71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65.75岁。且所有肾转移性病例有肾肿瘤病史。2.临床表现:8例患者中有6例初诊症状为颈部无痛性肿物(6/8),余2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吞咽困难的症状,仅1例伴声音嘶哑。余无明显其他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实验室结果:2例TSH高于正常值上限。2例抗TG-Ab,TPO-Ab升高。8例T3、T4、FT3、FT4均在正常范围内。8例患者的甲状腺超声表现与甲状腺一般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无明显差异,均为纵横比大于1,低回声、边界欠清。4.病理学形态:低倍镜下均可见肿瘤细胞聚集在实性区域,呈腺泡状或巢状排列,并可见正常甲状腺组织分布在这些细胞团周边。高倍镜下见肿瘤细胞均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丰富,透明,细胞形态较一致,异型性不大,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5.免疫组化表型:4例甲状腺原发性病例表达TG和TTF-1。4例肾转移性病例表达PAX-8、PAX-2、CD10、肾细胞癌标志物(RCC)及碳酸酐酶9(CA9),Ki67阳性细胞数(3%-10%)。而TG和TTF-1不表达。6.治疗:8例患者均先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其中4例甲状腺原发性病例中,3例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例行甲状腺全切术。4例肾转移性病例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此外有2例在术后行靶向药物治疗,1例在术后行化疗治疗。结论:1.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生透明细胞改变比较罕见。包括原发于甲状腺的和其他器官转移来的。转移性病例最常见的为肾组织来源。2.甲状腺超声对于鉴别透明细胞性甲状腺癌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参考价值不大。术前细针穿刺活检(FNA)假阴性率较高,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通过免疫组化TG、TTF-1、AE1/AE3、PAX-8、PAX-2、CD10、肾细胞癌标志物(RCC)及碳酸酐酶9(CA9)结果可以鉴别原发与转移。3.既往有肾癌病史且甲状腺超声提示有可疑恶性结节时,应考虑甲状腺转移癌的发生。4.肾转移性透明细胞性甲状腺癌患者应在切除转移灶的基础上,行化疗、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5.原发性透明细胞性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好,肾转移性透明细胞性甲状腺癌仅为甲状腺孤立性转移时,预后较好,当发生除甲状腺外的其他部位转移时,预后较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于Siewert Ⅱ、Ⅲ型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及手术前间隔期给予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新辅助放化疗不良反应、近期疗效的影响,为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的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NCT01962246),所有患者均为Siewert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情况下核磁(MRI)、血清CA125及核磁联合血清CA125对其术前分期(包括对肌层侵犯、宫颈间质受侵、宫旁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准确率、特异性及灵敏性对比,以了解核磁及核磁联合血清CA125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0日于河北
目的:利用Meta分析研究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生存获益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谷歌学术、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自1980年1月至2021年1月所有关于肿瘤细胞减灭术并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上皮性
目的:探讨辅助T细胞1(Th1)和辅助T细胞2(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与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为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治及监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门诊的136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女性,24例HPV阴性且宫颈组织活检病理正常的女性。根据组织病理
目的:运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高频突变基因及易感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卵巢癌治疗新靶点,进行卵巢癌临床精准治疗。方法:本研究卵巢癌组织标本均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共筛选了15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在新鲜手术组织中提取DNA后,运用Agilent液相芯片捕获系统全外捕获,建库,库检合格后在Illumina His
目的:探讨肥胖(Obesity)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 noma,PTC)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了198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将患者分为甲状腺良性结节(Benign Thyroid Nodule,BTN)组(n=72)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n=126)。再根据淋巴结转移特征将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不伴淋巴结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在术前全腹CT评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否基础上,通过对比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腹膜后淋巴结不同处理方式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围术期相关指标及生存结局,探讨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为晚期卵巢癌初始治疗手术方案中淋巴结的处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
目的:通过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的含量,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至2018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1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患病年龄,术前CA125水平、腹水情况、手术满意程度,术后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对铂类是否敏感这些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统计患者初治时
目的:对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预后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第二原发癌早期监测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东院区确诊的49例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对该类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按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发病时间顺序先后,分为乳腺癌首发双原发癌和卵巢癌首发双原发癌,将两组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对乳腺癌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