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铈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滤后水中天然有机物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2068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有机物(NOM),给饮用水处理工艺增加了难度。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只能去除水中有机物的20%~30%。滤后水中的NOM是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也是管网中细菌二次增殖的营养来源,要保证供水水质的安全性,就需要在常规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处理。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作为一种深度处理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主要选取 FeOOH和CeO2为催化剂,通过探讨两种单一催化臭氧氧化的作用机理和它们分别对哈尔滨绍和水厂滤后水中NOM不同的影响规律,来考察单一催化臭氧氧化在实际水体中应用时对 NOM组分的催化选择活性,同时明确这两种催化氧化对滤后水水质所产生的影响和催化机理之间的联系。鉴于天然水体中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性,我们提出了梯度催化臭氧氧化的概念。并通过大量实验来明确梯度催化臭氧氧化在实际水处理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羟基自由基(OH)指示性有机物 pCBA的降解结果及 Rct值表明, FeOOH/O3氧化明显促进了OH的生成,而CeO2/O3氧化则与OH机理无关。FeOOH较高的表面羟基密度可能是它在催化氧化中促进OH产生的活性点位。推测CeO2可能是通过表面Ce(IV)的络合配位作用来实现催化作用的。  FeOOH/O3和CeO2/O3进一步提高了对滤后水中NOM的矿化度,依赖表面络合催化的CeO2/O3氧化对NOM矿化的效能比促进OH产生的FeOOH/O3的高。SUVA的降低表明催化氧化后滤后水中剩余NOM的芳香碳含量减少了。  本研究尝试用荧光光谱技术(3D-EEM技术及同步扫描荧光技术(SFS))和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技术(FTIR)考察低浓度 NOM经催化氧化后结构官能团的变化。3D-EEM加上 SFS的补充信息可以很好地反映低浓度 NOM在催化氧化前后其结构官能团的改变情况。但 FTIR法并不适合用来比较低浓度NOM催化氧化和臭氧氧化后NOM化学键的变化情况。由荧光谱图发现,催化氧化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进一步降低了类腐殖质及高芳香度物质的芳香性。而 CeO2/O3打碎多芳环物质转化成低芳香度小分子副产物的能力强于FeOOH/O3。  对臭氧氧化过程中醛、酮小分子副产物的形成机理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发现OH在醛、酮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滤后水经催化氧化和臭氧氧化后,醛、酮产量和O3/DOC的比值有关联,当O3/DOC近似为1时,醛、酮总量有最大值。FeOOH/O3和单独臭氧氧化相比,明显提高了醛、酮、羧酸的产量,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酮酸的产量;CeO2/O3的作用不能抑制醛、酮产量,但其酮酸和羧酸的产量都远低于臭氧氧化后的。催化臭氧氧化后剩余 DOC的可生化性并没有比单独臭氧氧化有明显的降低。因此,后续的生物处理工艺是保障催化氧化后出水生物稳定性必不可少的工艺。  依赖OH机理的FeOOH/O3和MgO/O3很难控制溴酸盐(BrO3-)的产生。而CeO2/O3抑制了HOBr/OBr-向BrO3-转化的速率,明显减少了BrO3-的生成。Br-浓度的升高不会减弱CeO2/O3控制BrO3-的优势。臭氧投量、滤后水的pH值及碱度较低时,CeO2/O3控制BrO3-生成量的优势更明显。  为了进一步明确催化氧化对滤后水水质的影响,考察了5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对滤后水的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势(DBPsFP)的影响。研究表明,CeO2/O3控制 DBPsFP的优势最明显,THMsFP和HAA9FP分别比臭氧氧化的降低了31%和36%。较高的DOC的去除率(32.4%)和卤代活性位破坏能力是CeO2/O3降低 DBPsFP的主要原因。中等浓度的臭氧投量下(O3/DOC=0.65~0.87),CeO2/O3控制DBPsFP的优势就很明显。不同溴离子浓度(0~4mg/L)下,CeO2/O3都比单独臭氧氧化降低了滤后水的THMsFP和HAA9FP,但CeO2/O3提高了滤后水DBPsFP的溴取代因子。  滤后水中的NOM各组分中,憎水性 NOM对小分子氧化副产物及DBPsFP的贡献都最大。实验结果表明,对难降解有机物有高催化活性的FeOOH/O3能进一步提高憎水性 NOM的可生化性。溴酸盐产量较低的CeO2/O3对酸性NOM组分的卤代活性位的破坏作用最明显,但对高稳定性有机物的降解无能为力。因此,采用催化臭氧氧化进行深度处理时,要根据不同的水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催化机理及相应的催化剂。而对有机物组成复杂的水体来说,无论选取哪种催化机理的单一催化臭氧氧化进一步深度处理都存在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不同催化机理有效耦合的梯度催化臭氧氧化在滤后水深度处理中是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他文献
在交通运输、矿山开采、水利和国防等建设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高边坡。确保这些高边坡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稳定,对于保证整个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川犍为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后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地质、岩体力学、数值模拟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提出了确保边坡长期稳定的支护方案。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利用工程地质力学分析原理,对该边坡的变
本文以传统弯曲梁、高阶连续梁和层状岩体为例,利用移动最小二乘近似形函数满足高阶连续的特点,研究无网格法在高阶连续结构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电工程、铁路、公路及工民建工程出现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坡积土边坡工程数量之多,情况之复杂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坡积
基于性能的结构设计方法是近年来结构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常规结构设计方法在结构性能描述上的不足,基于性能的结构设计方法提出需求对象的目标是结构性能设计的基础
GPS定位技术以及RTK定位技术以其测量精度高、选点灵活、布网方便、测站间无需通视、操作简单的特点赢得了众多测量人的青睐,在公路测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GPS静态或快速静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一系列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当中被广泛应用。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由于框架结
管桁结构是由矩形、圆形钢管直接焊接而成的桁架结构。三角形立体管桁架是一种截面呈三角形的管桁结构,具有造型美观、制造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性好、结构刚度大、经济效果好等
我国在建和拟建的大型水电站多数处于强地震活动区域,水电站厂房的抗震性能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水电站厂房结构的抗震计算大多是基于线弹性材料未考虑水工钢筋混凝土在高荷载作用下所具有的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开展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水电站厂房的弹塑性地震响应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水电站厂房弹塑性地震分析的研究背景、分析方法、历史现状及问题的特殊性。以实际工程项目——某水电站厂房为研究背
学位
腐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疲劳性能,是研究工程结构耐久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验研究了AFRP布加固不同腐蚀率下(轻度2%、中度5.5%,重度10.5%)混凝土梁的抗弯及疲劳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