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眼眶正常解剖中的应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G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眶骨正常相关结构中的应用及标准断面图像在对称显示眼眶相关结构中的优势。②探讨降低管电压在减少眼眶CT扫描辐射剂量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①收集207例无眼眶外伤史的被检者的眶部多层螺旋CT图像,对常规扫描断面图像与经MRP重建的标准断面图像对眼眶正常相关结构的对称显示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及统计学分析,同时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②另外对40例(80个眼眶)无眼眶外伤史的被检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40个眼眶),分别进行标准条件(120Kv,100mA)和低剂量条件(100Kv,100mA)CT扫描,并对所得图像均行1.51mm、3.Omm薄层重建,层间距分别为1.Omm、2.Omm。比较不同管电压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1)、图像质量及图像噪声的差别。结果①重组后的标准化图像在双侧眼眶相关结构的对称性显示中较常规扫描图像更有优势,更有利于临床诊断。结合VR、CPR等后处理技术更能立体、直观地观察眼眶细微结构的全貌。本研究结果显示,标准轴位图像对颧额缝、颧骨管、眶下管、眶上切迹、视神经管及晶状体的对称性显示明显优于常规扫描轴位图像(P<0.01);而两者对颧蝶缝的对称性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②管电压100Kv时与常规剂量(120Kv)比较,CTDIvol减低,即辐射剂量有所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间相应层厚图像噪声大小间都存在统计学差别(P<0.01),100Kv扫描的图像噪声均较120Kv大。虽然低Kv扫描图像噪声有所增加,但图像能够清楚显示眼环、眼直肌、视神经及晶状体等眶内各结构及眶壁骨质,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扫描图像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显示眼眶正常相关结构中有重要意义和优势,经MPR重建的标准轴位图像能够很好地对称显示双侧眼眶的相关结构,这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都有重要的意义。观察标准化图像在减轻影像医生的阅片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同时,结合VR、CPR等后处理技术更能立体、直观地观察眼眶细微结构的全貌。②降低管电压(100Kv)对眼眶行CT扫描,虽然图像噪声有所增加,但是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相比无明显差异,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并降低了被检者的辐射剂量。它是降低管电流之外的,另一种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方法
其他文献
用水萃取法测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对甲醛的乙酰丙酮试剂(纳氏试剂)储存条件、试样量、甲醛显色液的温度和测试时间及过滤方式对测试结果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显色剂在4℃冰箱
10月15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证券投资基金开始发行。10月16日,泛洋大厦财产权及收益权收购、回购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开始推介。10月16日,民生银行发行“港基直通车”QDⅡ产品。1
采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对Mg-Zn-Zr-Y合金进行了高温压缩变形实验,分析了合金在变形温度为573723K、应变速率为0.0011 s-1范围内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热变形条件对流变特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后致冲任、胞宫受损,又由气滞血瘀、寒凝经脉、阳虚内寒、肝肾亏损所致,经行下腹疼痛,也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导致整体功能紊乱。本文用全息
无患子(Sapindus spp.)是无患子科(Sapindaceae)无患子属树种的统称。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种仁含油率高达40%以上,果皮含皂苷10-20%,是重要的多功能树种。在
城市化使得鸟类面临的压力增大,短期或长期处于应激状况下会使动物行为或生理发生一系列的改变。皮质酮是鸟类的主要应激激素,可以用来反映鸟类的应激水平、监测鸟类的应激状况,进而了解环境对鸟类生存和繁殖的影响。羽毛皮质酮可以用来检测鸟类的内分泌状况,通过羽毛皮质酮水平来反映鸟类的长期生理应激状况是可行的。本文通过检测[树]麻雀的生理指标(羽毛皮质酮浓度、血液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H/L、体质水
【正】 我国《魏志&#183;倭人传》中的邪马台国,是日本史学界争论多年的历史疑案。 综观邪马台国问题的争论,我认为有两点是应当注意的,其一是研究邪马台国的目的性。长期以
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行军,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对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不断融合、边界趋于模糊,使得其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
通过分析和论证陕西省与中亚五国各自在经济发展阶段方面存在的档次差别,归纳出陕西省与中亚五国间各自对应的主要贸易特征,提出了应采取的贸易模式建议:陕西省、土库曼斯坦
植物表面覆盖着一层连续不断的疏水层,称为角质层。角质层又分为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角质和可溶于有机溶剂的蜡质。表皮蜡质是由超长链的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如醇、醛、酮、酯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