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沪市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200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国内的建立,高管人员薪酬激励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关心的话题。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高管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因此,研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2008年度沪市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获取影响高管人员薪酬的各种指标变量,通过相关研究来证实其对高管人员薪酬的影响程度,进而深入探讨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和约束的有效机制。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现状,发现高管人员的现金薪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绝对水平不高,不同行业之间高管人员的现金薪酬差距很大;高管人员整体持股比例非常低,根本达不到有效的长期激励作用。通过对各种因素(经营业绩、资产规模、治理结构、地区特征、最终控制人性质等)的描述性统计发现,其均对高管人员薪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通过构建模型,借助SPSS对高管人员薪酬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高管人员薪酬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包括上一年度的经营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高管人员薪酬与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高管人员薪酬与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性质(国有性质上市公司)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4):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与公司董事会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独立董事比例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与监事会规模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5):高管人员的薪酬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6):地区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具有不同的影响,东部地区对高管人员薪酬是显著正影响,西部地区对高管人员薪酬是负影响。第三,针对描述性统计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认为:(1):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已逐渐建立。(2):我国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和公司经营业绩水平缺乏有效的匹配。(3):高管人员薪酬约束因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显著。并从三个方面(完善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设计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改进高管人员薪酬约束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在国内外能源、环境、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认识和工作的不足,目
我国房地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承载不少社会矛盾和社会情绪,公众对房地产企业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有时会把一些不应由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归咎于房地产企业。因此
由无锡市曲艺家协会、无锡阿福吉祥幽默俱乐部出品,无锡大阿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共同创作的中篇评弹《徐悲鸿》,获得了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这对于诠释与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强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和活态性应始终受到尊重,本真性和排他性不应构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和障碍”的伦理原则,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  所谓伦理原则,是指不分国家、地区和民族都应该主动遵循的人与人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