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依靠信贷管控,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作为重要的“价格型”市场利率指标越来越引起我国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经验研究表明,这一价格型的调控手段能够连接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回顾和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随后分别对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梳理。接下来,本文运用主成分方法解析中国固定利率国债全市场收益率曲线,提取出描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特征的水平、倾斜和曲度三大主成分。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 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分别探究了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以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最终目标)的影响机制,理清了以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为中介目标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最后总结结论并分别从国债市场和货币政策两大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当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作为可能的中介目标参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时,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是导致利率期限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而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动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着眼货币政策-利率期限结构-宏观经济的视角,探索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中介作用;首次使用我国货币政策几大具体的操作工具作为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总结的过程中同时验证了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作为可能的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的可控性和相关性,并兼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可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