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衔接手段的运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hong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衔接手段是实现衔接的手段,指标明语篇各T单位间或各部分间关系的单词和词组。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对写作中的衔接手段进行探讨与研究,但研究结果差异较大,至今仍无法回答衔接手段可以多大程度地预示作文质量或作者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国内研究人员很少对衔接手段进行定量研究,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中国学生在运用衔接手段时存在很多问题,但他们的讨论只是思维性的,没有实证依据。本研究从定量的角度考察处在不同年级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在英语作文中运用衔接手段的情况,具体要回答的问题包括:1)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在衔接手段的运用方面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有变化,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2) 在不同题材的作文中,学生使用的衔接手段是否有差异?如有差异,差异的特点是什么?衔接手段的频率和作文成绩的相关性如何?研究对象为国内一所重点大学的98-01级的120名英语专业本科生(每年级30人),研究工具为研究对象在写作课堂上写的关于两篇不同题材的240作文。所有作文都被数出14种衔接手段的频率,并转化为每T单位频率数。此外,三位评分员还依照TOFEL评分标准对作文进行了评分,他们的平均分为作文的最后成绩。将每T单位衔接手段数和作文成绩输入电脑后,采用SPSS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方差分析和/或非参数检验,旨在探讨各年级学生运用衔接手段的差异及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使用了更多的词汇衔接手段,而在部分语法衔接手段方面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用的要少。词汇衔接手段随着年级上升的趋势表明学习者随着水平的提高会运用更多的词汇衔接手段以实现文章的连贯。部分语法衔接手段下降的趋势与它们自身的特点有关。前人研究显示这些衔接手段更常见于口语语篇,因此高年级的学生可能意识到了在较正式的写作中运用它们不太合适,减少了使用频率。这一结果支持了Reynolds(2002)的二语写作发展理论,即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形式会从较口语化转向书面化。 <WP=8>通过重复测量分析,本研究还调查了衔接手段在两个题材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部分衔接手段方面两个题材的作文有显著差异。不同题材的不同要求和写作者背景知识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另外,本研究还考察了衔接手段与写作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衔接手段的频率和作文分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词汇衔接手段与作文分数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高,部分语法衔接手段也与作文分数显著相关但都为负相关。但总体上衔接手段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不高,系数都没达到0.4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衔接手段的频率不能较好地预测作文质量。另外,本研究也可能因为没考虑衔接链而低估了衔接手段和作文质量的相关性。本研究揭示了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作文中衔接手段的一些发展特点,对外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作者也建议通过长期跟踪调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各种学习群体在衔接手段的运用方面的发展特点,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二语写作的发展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予非布司他等对症治疗,观察组
咨询机构预测,从2002年到2015年,国内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由400亿元扩张到5000亿元,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规模将达到2050万台,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
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一般都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往往被忽视。在意义多元化的语境中,译者的主体性逐渐凸现,许多学者也已指出:“译者在促
目的测定白毛夏枯草不同部位的8-O-乙酰基哈帕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KromasilC18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全草中各部
崇高是美学范畴的重要概念,崇高感是研究崇高的重要出发点。文章梳理了西方美学史上研究崇高感的理论,试图对崇高感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针对火控网的特点,采用了分布式结构。分析了自适应滤波算法的原理,采用航迹融合算法对各探测器的跟踪航迹进行了融合,仿真分析融合前后的距离、方位、俯仰的误差大小。仿真结果
<正>2003年黄国彬译的但丁《神曲》响亮面世,十年后他的《哈姆雷特》汉译壮丽登场。十年辛苦不寻常,十年一圆莎译梦。黄氏这本新书,在译界之奇伟,让人读来有身历奇幻旅程之感
期刊
探讨杨修之死的"真相",应将杨修"恃才放旷"的个性与"数犯曹操之忌"联系起来。杨修"恃才放旷",多次逾越作为下属的权限,擅作主张行事,触碰曹操的权威。在凶险的继承人争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