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基础及风险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国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扩大和发展。随着国际市场参与者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出口商而言,付款条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保理业务迅速发展起来。国际保理业务是以应收账款转让为核心的债权融资方式。保理商从客户获得基于货物出售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权,并为客户提供融资、账户管理和信用保险等服务。由于国际保理业务的涉外因素复杂,实践中的法律冲突在所难免。因此,明确国际保理业务的相关法律问题,识别并防范交易中的法律风险,对于国际保理业务的参与者来说非常重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关乎这种国际结算与融资方式的发展。本文旨在对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基础以及实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首先概述国际保理业务的概念、流程、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将其与传统的托收和信用证结算方式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讨论了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基础和有关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问题。最后,就国际保理业务各参与人面临的法律风险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云南的产业结构要不断的优化和升级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在“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总量的提高,而且要追求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云
在我国,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能够破解当前国土空间无序开发、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战略举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文件出台后,在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引起了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政策的滞后性,从2010年规划出台至今,各地政府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具体政策并不常见,而国土空间利用迫切需要形成高效、有序、可持续的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中国大规模、系统化投资的展开,FDI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对FDI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