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弱化的感知——嗅觉,作为艺术的一种感知方式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味本身与我们生活的关联会在不同的时刻被很多人揭开点破。因为气味虽有时间性,它留下的感受却可以转化为一种情绪的记忆,当它再次出现,又能击中神经。漫长的美术史产生的经验已经使视觉的表现和欣赏方式极度完善和成熟,与之相较,对于嗅觉这一感官系统中大量的原发而不可控性进行有选择的控制,将其转化为传达与接受观念的媒介或是协调其他感官给艺术的感知方式一个新的角度,极具意义。而人在嗅觉与视觉经验上的巨大差异导致在嗅觉世界中有太多描述不清的体验和感受,这也涉及到一个嗅觉教育和学习的问题,面对艺术与生活中的诸多感知方式,嗅觉似乎是造物者的不良设计?气味是依附于空间的,空间作为意义的创造者,需要对观众负责,嗅觉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有必要性的。基于我个人对嗅觉的独特关注,希望能对嗅觉、气味的学习方法以及艺术上的媒介表达做出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从而丰富并更加完整我们的感官世界。
其他文献
期刊
生活水平及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让钢琴学习在中国不断升温,对于多数家庭而言钢琴这个“乐器之王”不再可望而不可及。与此同时,越来越重视儿童情操陶冶的今天,钢琴教育也不再只为
期刊
“叶子”亦称“酒牌”或“叶子戏”,是古人饮酒行令以助兴的纸牌博戏。略似我们今天的扑克牌,牌面上印有版画人物、题铭和酒令。“叶子戏”最早出现于汉代,到了明代,形成了比
摄影是人们记录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自1837年作为一门科学技术诞生以来,其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进步与人文和科技的完美结合是分不开的,显现出了日趋明显的时代特征,深刻地影响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