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酒运动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是一个具有社会改革传统的国家。曾有历史学家断言:一部美国史就是一部改革史。在美国形形色色、目的与功能各异的改革运动中,禁酒运动(the Prohibition Movement)宛如一朵奇葩,独具异彩。它从萌芽到走向顶峰共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以无比的热忱投入其中。1919年,有关禁酒的宪法修正案生效,然而时隔十四年之后的1933年,该法案又被另一条宪法修正案所废止。 在今天看来,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完全戒除饮酒的习惯都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作为美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禁酒令最终遭到废除并不等于禁酒运动本身缺少研究的价值。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禁酒运动的范围和影响都不是仅仅局限于饮酒问题本身,而是掺杂了美国社会生活中众多纷繁复杂的因素,成为折射美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面镜子。禁酒运动既是美国社会发生大变革下的产物,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美国历史的前进。因此,加强对美国禁酒运动及其所涉及到的复杂社会问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美国社会、理解各种社会改革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研究美国问题的学者来说,加强对这个领域的考察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是以作者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所完成的若干学术论文为基础,又广泛搜集了众多英文原始资料和中外研究成果,综合考察分析之后而形成的,也可以说是作者对“禁酒运动与美国社会”这一课题进行长期思考后的一个结果。虽然本文的命题是“美国禁酒运动研究”,但主要是以美国禁酒运动与社会变迁为着眼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禁酒运动和美国文化、观念、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复杂联系,考察它们之间的因果互动关系。 本文共分四章,另加绪论和余论。 绪论部分除就研究禁酒运动特别是禁酒运动与美国社会发展关系问题的意义谈了作者的基本看法之外,还论及了国内外对禁酒运动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的研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计算机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可视化的操作,将大量的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本文围绕着被动声纳定位系统仿真技术中所涉及到被动定位方法
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功率放大器功率、频率、高温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GaN以其优异的电学特性使得AlGaN/GaN HEMT功率放大器成为研究热点。本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法学、经济学等理论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其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直被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和切入点,并且
当人们用理论思维去考察理论和现实问题时,对理论思维本身进行考察或许不无意义。分析表明,理论思维应具备主体自觉性、客观有效性、系统综合性、参与导向性、分析批判性、历
汉代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形成时期,承先秦之余绪,开魏晋之大端,汉代女性在实际生活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着独特的时代魅力。大量存世的汉画像石真实记录并再现了当时蓬勃发展的
“规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规范”包括政府规范、社会规范等,狭义的“规范”则特指语言文字规范。这几个规范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规范辞书是辞书中的一个重要类
美国有一种独特的死刑文化,这使她与其它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有所不同,美国是二十一世纪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中唯一的还拥有死刑制度的国家;在美国,只要不违背特定的联邦相关法律,每个州
高校学生权利保障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制建设不断健全,人们对自身的法定权利也越来越
本文主要针对主观评论与客观描述来阐述力度形式与风格韵律间的关联。结合实际勃拉姆斯钢琴奏鸣曲和柯曾的演奏案例来分析,分析力度形式特点合成演奏风格与韵律形成的过程。
毫米波由于具有波长短、频带宽等特性,已在跟踪与制导雷达、电子对抗、毫米波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众所周知,毫米波系统收发前端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毫米波发射信号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