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织物的活性染料新型转移印花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对改性转移纸活性染料转移性能的研究,主要对真丝织物活性染料新型转移印花转移纸改性剂配方以及转印工艺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几种不同高分子改性剂改性转移纸转印性能的比较。  第一步首先确定高分子改性剂配方,选用熔点100℃左右的水溶型热塑性高分子改性剂ES-1,配以活性染料印花糊料SG-10,以ES-1与SG-10混合糊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K/S值测定以及其他辅助研究方法,如白度,强力的测定,研究改性转移纸印花活性染料的转移性能,得出最佳的新型转移印花转移纸的改性剂配方。即,控制MES-1:MSG-10=5:5条件下混合糊含固量10%,加入碱剂2%,吸湿剂2%,氰基胍3%。  第二步,在确定了改性剂配方的条件下,通过研究改性转移纸活性染料的转移性能,得出最佳的新型转移印花转移纸的转印工艺,即汽蒸机工艺以及压光机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白度,强力,摩擦牢度以及织物风格与服用性能结果测试表明转移印花前后,织物的白度,手感基本保持,纬向强力下降较多,达18.3%。而色牢度良好,干湿摩擦以及耐洗牢度分别可达4~5级,3~4级,4~5级。  第三步,进行不同高分子改性剂改性转移纸转移印花效果的比较。白度,强力,K/S,接触角,摩擦牢度以及织物风格与服用性能结果测试表明转移印花前后,ES-1与SG-10,SG-6,SG-24混合糊改性转移纸印花织物的白度依次降低,手感基本一致,SG-6混合糊改性转移纸印花织物的强力损失最低,织物的弯曲刚度与弯曲滞后量基本与原样保持一致,并且色牢度良好。而织物的滑爽性,在转移印花之后得到了提高,SG-6混合糊改性转移纸印花织物的滑爽性低于SG-10和SG-24混合糊改性转移纸印花织物。
其他文献
牛仔服作为一种时尚与流行的代言,广受大家青睐。随着时代的变迁,牛仔服装正逐步向着高档化、时尚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而羊毛这一己经被人类使用了千百年的纺织材料,被看作是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便携式DVD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大规模生产时便携式DVD的产品质量,亟需研发一套用于DVD的自动检测与调整设备。为解决此问题,本文设计了DVD的自
应用与探索了食品添加剂检测专题小学期的竞赛式教学.以国标方法为题材,教学分为自实习、预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自实习阶段做准备性练习,预赛考察方法执行的规范性,决赛则
履带起重机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能源、交通等建设领域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履带起重机臂架结构形式的不断变化,臂架的稳定性能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组合臂架的稳定性问题。主臂的扭转效应通常是组合臂架产生侧向失稳的主要因素,实际设计中稳定性分析方法都是将组合臂架拆分成单体计算,很少从整体角度分析稳定性,而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就更为甚少。同时,用ANSYS对履带起重机组合臂架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建
各国的工业与国防事业都要以机械制造业为根基,自动化程度与机加精度较高的数控机床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石。随着对大型镗车床的市场刚性需求的增加,国内各高校均对其结构设计与工
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水平普遍较差.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素材、激活思维、养成写作习惯、提高分析能力.
近年来,微/纳电子机械系统体积微型化带来的微纳尺寸上黏着失效和摩擦磨损等问题成为其使用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原因,许多国内外学者针对微/纳电子机械系统表面的润滑问题进行了
冷挤压作为一种传统的塑性成形方式,凭借其“优质”、“高产”、“低能耗”等优点,在汽车制造、日用五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冷挤压工艺的一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本文以一步法牵伸丝(FDY)纺丝设备为平台,以高速纺丝过程高分子结构形成理论为指导,研究了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bi-shrinkage yarns简称BSY)的纺纱机理并优化了工艺技术。BSY由丝高收缩组分(低结晶的预取向丝)和低收缩组分(具有较高结晶与取向的拉伸丝)经混纤加工而成,高收缩组分与低收缩组分各自经纺丝组件、冷却吹风,在一个特定的集束点合并成一束丝再卷绕成型。异收缩混纤丝中两组分各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