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演进过程中广西区域政策及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协调发展理论为出发点,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首先分析协调发展与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广西区域政策的分析,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前后的区域政策分析,总结广西区域政策的演进与特点,同时通过对广西区域划分及广西区域政策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的演进来研究广西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与内涵,并为未来广西区域政策提出参考建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对广西这样一个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的民族自治区来说,区域政策对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广西的区域政策体系,发现广西的区域政策自北部湾规划实施以来,北部湾单极发展战略逐步转入多区域、多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同时分析得出,由于广西区域差异较大,在区域政策上需多考虑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而在区域内部,除了制定详细的产业发展方向外,也要考虑到产业之间发展的协调性。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从广西的区域发展现状论述广西目前区域的复杂性,并从区域政策方面考虑广西协调发展,重点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区域政策的相关研究,并分析区域政策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区域政策与协调发展都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方式,两者的相同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首先主要给出了广西北部湾成立前后的广西区域政策体系,通过分析过去10年广西历年的区域政策,分析广西区域政策的来源与特点;其次从区域政策是针对区域的视角,来分析目前区域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广西区域协调发展应以区域内、区域间的协调为目标——在区域内表现为产业协调发展,在区域间表现为多中心、多层次的产业分工;最后是两个案例分析,第一个案例主要分析“两区一带”区域间协调发展政策,得出构建多主体、多层次的区域政策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第二个则是对北部湾产业发展的数据进行偏离-份额方法和产业线性回归等定量分析,得出促进区域发展要考虑产业间协调的结论。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相融合将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而人力资本恰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因此,研究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面对当今以美元为中心的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汇率处于无汇率基础时代,导致经济金融危机不断,打破这种僵局的方式,中国的选择唯有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也日益完善。但我国的基层财政却愈发困难,政府欠缺工资的普遍化、政府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化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