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虽然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改善了骨肉瘤的预后,但高转移率仍是治愈该病的困难所在。传统化疗存在化疗耐药等问题,近年来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迅速发展,虽然尚有许多潜在的问题待解决,但提供了一条有希望治愈肿瘤的新途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前景:(1)研究发现虽然在分子水平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区别于正常内皮细胞,但各种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是相似的。抗血管生成剂可有很广的抗瘤谱。(2)抗血管生成剂的作用靶点是内皮细胞,通常稳定、为二倍体,而不象肿瘤细胞易于突变形成耐药性。(3)化疗作用依赖于药物的渗透,对于少血供的肿瘤疗效就差。而血管内皮细胞易于接触血循环中的药物。(4)许多试验表明副作用可以接受,且与化疗药无毒性叠加,因为这类药为细胞稳定剂,而非细胞毒性剂。抗血管生成治疗基于以下策略:1)阻断血管增生因子、受体、或传导通路;2)上调或产生内源性抑制剂;3)直接作用于肿瘤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是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两个重要靶因子。已有许多研究表明MMPs(尤其是MMP-2、MMP-9)、VEGF与肿瘤的恶性侵袭和转移有关。有关骨肉瘤的研究甚少,尚无在骨肉瘤中关于VEGF与MMP-2、MMP-9的相关性研究报道。 P.:罗t汐 一.…。,、.丛一ho 一 硕士学位论文 瓦s厂 目的:探讨骨肉瘤MMP-2、MMP-9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为抗血管生成治疗在骨肉瘤患者中应用提拱依据。 方法:采用兔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6例不同临床行为的骨肉瘤活检组织和8例转移 灶组织进行了VEGF、MMP-2、MMP-9表达的检测。本研究选用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H院 1994年 IR~2000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肢体*B期骨肉瘤活检标本 56例, 并另有8例转移灶标本;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9—43 岁、中位年龄18 岁;股骨下端 28例、胚骨上端 12例、胖骨上端 5例、股骨上端 2例、肽骨上端 8例和腔骨下端1例:成骨细胞型28例、成软骨细胞型11例、成纤维细胞型8 例和其它类型9例;保肢37例,截肢19例。 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MMP-2、MMP-9仅作定性分析,大于5%细胞 阳染界定为阳性,**OF作半定量分析,阳染率小于10%为阴性(-),>10%且<50% 为弱阳性(+),>50%且<80%为阳性(++),Z80%为强阳性(+++)。用己知乳腺 癌转移淋巴结MMP-2染色阳性切片、乳腺癌转移淋巴结MMP-9染色阳性切片和 结肠癌VEGF染色阳性切片分别作MMPZ、MMP-9、VEGF的阳性对照;用 PBS分别代替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SPSS 10.0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 结果:56例患者随访时间13~gi个月,中位时间47月;其中无瘤生存26例, 复发同时肺转移1例,软组织转移2例,骨转移1例,肺转移26例。三年无瘤生 存率50.3%,五年无瘤生存率38.8%。 l、MMP-2表达 MMP-2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常聚集成团而成灶性分布,或分布于肿瘤灶的边。缘。MMP-2 表达阳性率为 53.6%;阳性组五年无瘤生存率(disease free ***v1v*1,OFS)为17.0%:阴性组五年OFS为69.2%。两组生存率经1。g-**uk检 验有显著统计意义(p=0.0012)。MMP-2表达与肿瘤大小经Kendall 等级相关 分析无统计意义。 2、MMP-9表达 2 pei罗i 4 一..-ho 硕士学位论文 飞羹歹 MMPg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分布与MMPZ类似;阳性率为53.6%;阳性组 五年无瘤生存率为23.9$:阴性组五年DFS为59.8%。两组生存率经二。g-Y8llk检 验有显著统计意义(p=0.0049)。MMP-9表达与肿瘤大小经 Kendal 等级相关分 析无统计意义。 3、VEGF表达 VEGF表达阴性卜)14例、弱阳性(+)13例、阳性卜+)14例、强阳性(+++)15 例。把阴性和弱阳性界定为低表达组,共27例,生存17例,五年DFS为57.5%; 阳性和强阳性界定为高表达式组,共29例,生存9例,五年DFS为24.l%。两组 生存率经 log-rank检验有统计意义(p=0.0322)。 4、骨肉瘤原发灶与转移灶的MMP-2、MMP-9、VEGF表达 骨肉瘤转移灶中MMP-2、MMP-9、VEGF表达阳性率较高,且同一病例原发 灶与转移灶的表达有良好一致性。 5、MMPZ、MMPg与V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