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各龄期幼虫的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的表达动态,研究了小菜蛾常用防治药剂氟虫腈、毒死蜱、氟啶脲、Bt等对小菜蛾保幼激素、蜕皮激素表达的影响。结果如下:1小菜蛾激素检测条件保幼激素的检测条件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8nm,进样量10μL,柱温35℃。蜕皮激素的检测条件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流动相:甲醇:水(50:50);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柱温35℃。2小菜蛾幼虫激素表达动态以单头试虫体内激素滴度计,小菜蛾体内的保幼激素、蜕皮激素滴度均随龄期升高而升高,并且在每龄期间都存在峰值。其中:1龄幼虫保幼激素滴度为0.046ng/头,2龄为0.058ng/头,4龄中最高,达到4.39ng/头。在3龄、4龄幼虫虫体内,蜕皮激素都分别有一峰值,其中3龄幼虫滴度为8.86ng/头,4龄则为21.90ng/头。当以单位体重滴度计时,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滴度变化均无明显规律。3防治药剂对小菜蛾幼虫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表达动态的影响氟虫腈、毒死蜱、氟啶脲、苏云金杆菌等四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都影响小菜蛾试虫体内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的滴度,影响形式包括激素峰值的出现时间及其滴度变化两种,但具体影响形式与农药种类及其浓度、激素类型、试虫龄期等有关。农药处理对4龄小菜蛾试虫保幼激素滴度的影响显著大于3龄试虫的滴度变化。4内分泌干扰效应在小菜蛾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对小菜蛾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农药种类多,影响因素复杂,在其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需要更深入研究有关杀虫剂内分泌干扰产生的分子及生化机理、杀虫剂内分泌干扰作用对小菜蛾的短期与长期影响等,以充分发挥杀虫剂内分泌干扰效应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