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中国科技发展观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p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振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他不仅在科学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科技发展上,特别是在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了诸多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理论。在中国科技发展基本思想上,他提出传统的人本文化是科技发展的根本;现代的创新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创新文化建设必须与教育改革相结合。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战略上,他认为中国应该成为科技大国的战略目标,并且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模式。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措施上,他提出要建立新的科技体制,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合理分配和管理科技资源以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等重要举措。 研究杨振宁的科技发展观对今天的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对文化与科技关系问题的思考为建构适合中国科技发展的文化体系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他对科技发展基本战略的思考为中国制定科技战略目标和战略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他对科技发展基本措施的思考为中国建立科技体制、分配科技资源、培养人才等提供了许多建设性建议。
其他文献
在王国维的“忧生”诗学中,“思”乃是基于对个人及人生之忧患而作出的形而上思考,而“诗”乃指通过艺术的审美创造实现人生苦痛之解脱。这就是将王国维诗学冠名为“忧生”诗学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0世纪以来,高新技术的出现加快了科技进步的步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和不安,特别是科
本文建立了问题视域下的唯物史观的理论路径,从财产规定视角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据此把唯物史观建立在马克思哲学的本质——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规定上。就是说,唯物
本文对教育公正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对教育公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状的探讨,大多数是通过对一系列数据进行描述,展示教育不公正的程度,对教育公正包含的深层次的问题
基于新一代的Sentinel-1SAR数据与FY-3C的MWRI数据,研究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湿度反演方法。为消除植被对土壤湿度反演影响,首先利用FY-3C/MWRI的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建立植被含水量反演模型;然后,结合植被含水量反演模型和水—云模型,发展一种主被动微波联合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含水量模型;最后,在江淮地区开展反演试验,利用观测的土壤湿度数据进行反演结果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