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输配电价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顺电价形成机制,通过市场竞争确定发、售电价,输配电价将逐步过渡到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分电压等级核定,从而形成完整的电价传导机制,是电力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能够使电网企业更加专注于电网资产运营和提高输配电服务水平,促进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新的输配电价机制的制定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基本原则,同时满足电网成本归集、分摊的精细化要求。自2005年发布的《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5]514号)》之后,我国省级电网内部输配电价定价方法及管理办法已经初步形成,但跨省跨区输配电价仍有待深入研究。特高压输电网成本的合理分摊是形成跨省区输配电价的基础,所以研究跨省区电网成本的合理分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部分电力市场化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方法一般都基于邮票法,可操作性较强,但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在精细化方面略有不足。提高分摊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对方法的原始数据进行合理的收集,二是对方法的原理步骤进行科学的规制。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了两种分别基于分时潮流追踪和概率潮流的输电固定成本方法。首先,论文提出了考虑多时刻潮流追踪结果的成本分摊方法。方法选取时段内(如一个季度)24时刻的典型潮流数据,对这个24组潮流数据分别进行一次潮流追踪计算,即每个用户对每条线路有24个潮流追踪结果。为了在线路的成本分摊过程中体现峰荷责任的原则,选取24个追踪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用户分摊线路的依据。通过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了成本分摊结果测算,说明了方法能够较好地体现线路成本分摊的峰荷责任原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分摊结果的偶然性。其次,考虑到潮流有一个较长时段内是动态变化的,使用单一的典型时刻潮流进行输电成本难免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论文提出了基于潮流追踪法结合概率潮流思想的输电固定成本分摊方法。该方法对原始数据没有特殊要求,不需要进行典型时刻潮流的选取。其总体思路是,将各节点功率视为输入变量,追踪结果视为输出变量,在已知输入变量概率分布的前提下,通过解析法求得输出变量的概率分布,从而进行成本分摊。采用IEEE30节点系统对此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时段内各个时刻的功率数据,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采用单一时刻潮流追踪分摊输电网成本带来的不公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