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信任作为研究焦点逐渐出现在行政管理学领域,而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政府信任研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大学生的政府信任目前存在着差序格局现象,这种层级差异将政府信任区分为高层政府信任与基层政府信任。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所得的大学生政府信任水平与中国政府信任水平相比较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本研究还比较了大学生高层政府信任与基层政府信任两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大学生的高层政府信任水平与基层政府信任水平分别受到个体因素、社会资本因素、文化观念因素与制度评价因素的影响并在不同的因素与指标方面表现出异质性。 政府信任作为一种隐形政治心理,是政治支持的组成部分、政治认同的核心、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其水平高低决定了政治稳定程度。因此,提高政府信任水平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大学生的政府信任是否存在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对于大学生的政府信任造成了什么影响?本研究将使用问卷调查法对于大学生的政府信任水平高低在高层政府与基层政府进行比较,然后进一步对比差序格局影响下大学生政府信任影响因素的不同,同时探讨解决政府信任级差问题的对策。 第二,大学生的政府信任来源于制度因素还是文化因素?社会资本因素对于大学生的政府信任有无影响?探讨大学生政府信任的来源与影响因素。本研究将通过个体因素、社会资本因素、文化观念因素与制度评价因素四个维度对于影响大学生政府信任的因素进行探讨,从而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完善。 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大学生的政府信任存在差序格局;同时,其政府信任水平受到差序格局的影响,在基层政府与高层政府两者之间表现出差异性。具体而言,大学的的基层政府信任仅受到性别与年级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高层政府信任受到户口属性、年级、有无宗教信仰、专业性质(文理科)与入党状态的影响;大学生的基层政府信任更多的受到了经济绩效因素的影响,而大学生的高层政府信任更多的受到了政治绩效的影响;大学生基层政府信任仅仅受到校内公共渠道的影响,而大学生的高层政府信任还受到社会媒体渠道的影响等等。其二,大学生的政府信任来源适用于中观理论的解释,受到制度因素与文化因素双重因素的制约;社会资本因素则通过政治参与作用于大学生的政府信任水平;政治面貌、性别、年级、专业性质、户口属性以及有无宗教信仰,这些个体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政府信任水平。其三,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政府信任水平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政府绩效与公正世界信念,而户口属性这一个体因素也始终发挥着稳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