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改性尾煤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20090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煤厂原煤入选量逐年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尾煤的排出。尾煤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形成粉尘污染空气,矿物中的有害成分还会通过渗透作用危害水土。随着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选煤厂尾煤的综合治理及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使用焙烧处理对斜沟气煤、柳湾焦煤、寺河无烟煤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吸附反应温度、溶液pH值、焙烧温度对水中Cr(VI)、Cu(II)、Pb(II)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XRD分析、FTIR红外光谱分析、SEM-EDS分析、MLA分析及N2吸附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尾煤基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主要结论如下:
  (1)选取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尾煤进行灰分测试与粒度组成分析,得出三种尾煤均含有高岭石、伊利石、石英、方解石等物质,其中柳湾焦煤灰分最大且粒度最小,斜沟气煤灰分与粒度居中,寺河无烟煤灰分最小粒度最大。根据吸附试验可以得出:吸附剂所含灰分越大、粒度越小越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
  (2)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尾煤中,焦煤尾煤吸附效果最佳,其次是气煤尾煤,无烟煤尾煤吸附能力最弱,灰分与粒度影响吸附效果。通过吸附试验可得出,尾煤对Cr(VI)、Cu(II)、Pb(II)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动力方程,增加反应温度有利于吸附过程进行,属于吸热反应。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改性焙烧温度为800℃时尾煤吸附能力最强。对Cr(VI)、Cu(II)、Pb(II)的吸附率均可达到90%以上。
  (3)经过焙烧活化处理后尾煤中含氧官能团大量减少,尾煤表面电负性减弱,静电吸引力显著增强。表面产生了明显的多孔蓬松结构,矿物成分中,高岭土的含量有所减少,伊利石的含量明显增加。三种尾煤中改性焦煤比表面积与孔体积最大,其次为改性气煤,改性无烟煤比表面积与孔体积最小。这与吸附试验结果一致,吸附剂比表面积与孔体积越大,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越强。丰富的孔隙结构有利于吸附反应进行。
其他文献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的发展与保护历来是党和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发展长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过去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航道等级,航道管理部门建设了一系列的航道整治工程,其中丁坝是最典型的航道整治建筑物,传统的散抛石丁坝改善了通航条件,但同时改变了局部航道的水流和地形,影响了航道局部生境,对鱼类洄游和栖息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寻求一种既能满足航道整治
学位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使得库区水动力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库区流速减缓,水流挟沙力降低,泥沙落淤,磷伴随泥沙在库区沉积,支流磷营养盐富集,导致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和支流水华频发。水动力条件改变是导致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和支流水华频发的关键因素,如何通过改善库区水动力条件减缓库区泥沙淤积和总磷(TP)滞留是当前三峡水库泥沙和水环境研究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通过优化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调度,改善库区水动力条件,调
学位
滑坡涌浪作为滑坡体入水后形成的次生灾害,其产生的破坏往往远超滑坡体本身。三峡水库蓄水后受淹没、浸没的作用以及水位大变幅的影响,库区内潜在的滑坡稳定性减弱,古滑坡复活几率增大,涌浪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库区航运安全,给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三峡库区滑坡涌浪灾害及其风险评价的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手段,研究了滑坡涌浪灾害危险性及其致灾动力过程,评价了单体
选用水冬瓜及茶籽为原料,进行了超临界CO法萃取油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质溶解度及萃取物组成随萃取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操作压力和温度是影响溶剂溶解能力和选择性的决定因素.通过实验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与传统方法相比,超临界CO萃取操作简单,无溶剂污染,油品质量好,该研究为此类物质的提取及工业开发提供了借鉴和依据.同时提出了工业化生产的初步设想并建立了相应的传质模型.与此同时,对溶剂法所得水冬瓜油进行了
学位
学位
本文以祁东煤矿南部采区6163工作面展开研究,结合宿南矿区域地质资料、抽水试验资料、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划分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和富水性特征,考虑四含对工作面无充水、间接充水、直接充水三种情况,运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对矿井工作面涌水量进行预测,研究成果如下。  (1)采用大井法预测矿井涌水量;当四含作为直接充水水源工作面回采时,对应最大、最小和平均渗透系数计算工作面最大、最小和平均涌水量;当顶板砂岩作为直接充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对于我国水资源匮乏的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尤为重要。从矿产资源开发长期地下水动态监测分析发现,人类采掘活动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较大,不仅减少地下水资源储存量,同时也改变了地下水流系统,对矿山水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地层蕴藏着丰富煤炭资源,煤层开采时受其顶板砂岩水害威胁,采前疏放和采后
煤化程度和显微组分组成决定着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及工业用途。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和煤岩显微组分的自动化测定,不仅能够解决人工检测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数据可对比性差的实际问题,而且可以大力推进煤岩参数指标在煤炭分类和炼焦配煤等工业中的应用。国内外在煤岩自动化测定方面开展过大量研究工作,但是由于受煤岩显微组成及变化的复杂性影响,煤岩显微组分自动化测定仍然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没有解决。本文应用煤
学位
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据自然资源部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共发生6181起地质灾害,造成20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7亿元。其中,秦巴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山区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其中滑坡灾害最为常见,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识别、预防地质灾害是全世界共同的难题。随着近些年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兴起,本文充分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
学位
小热泉子火山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铜(锌)矿床,矿床位于哈萨克斯坦古洋板块之准噶尔微型板块与塔里木古陆板块对接带北测附近的哈尔里克-大南湖古生代岛弧带中,出露地层主要为具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特征的,Cu地球化学高背景的下石炭统小热泉子组和罗布厄组,矿床就产于前组第一、二岩性段中基钙碱性火山碎屑岩中,矿区以叠加有北西-南东向展布的紧密褶皱构造的北东宽缓背斜,并伴有众多近东西向断裂构成总体构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