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资助项目“民用飞机货舱细水雾灭火关键技术与实验验证(U1633203)”的支持,针对目前国内外对低压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研究甚少,采用自主设计的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搭建实验平台,开展了不同环境压力下锂离子电池实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两个方面:(1)通过外部热源触发18650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研究荷电量、环境压力和热源功率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喷射特性的影响。(2)研究荷电量、环境压力和热源功率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烧特性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大量实验,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如下。(1)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锂离子电池燃爆响应时间增大,烟气释放时长增大,初爆响应时间有增加的趋势,池体和喷射最高温度降低,喷射的核心区域面积减小。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锂离子电池燃烧间隔时长增大,燃烧时长减小,烟气的平均温度降低,火焰的高度降低。(2)随着荷电量的增加,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初爆响应时间减小,燃爆响应时间减小,烟气释放时长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并且锂离子电池的燃爆响应温度减小,电池池体的最高温度增大,喷射最高温度增大,喷射核心区域的面积增大。锂离子电池喷射的温度随着距离喷射口的距离增加,温度降低,喷射的最高温度在正极喷射口处,并且喷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衰减很快。随着荷电量的增大,锂离子电池燃烧间隔时间减小,烟气释放时间减小,燃烧时长减小,火焰高度增大。(3)随着锂离子电池外部热源功率增大,初爆响应时间降低,燃爆响应时间降低。并且燃爆响应温度降低,燃爆后池体最高温度升高,锂离子电池喷射最高温度升高,喷射核心区域面积增大。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池体最高温度低于喷射最高温度。随着外部热源功率增大,锂离子电池燃烧间隔时长减小,燃烧时长减小,火焰高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