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他者”的悲剧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r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1919-2013)是英国当代文坛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入反映了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思想、情感以及文化上的转变,被誉为20世纪少数拥有接触心灵的西方小说家。2007年,莱辛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十一位获得该奖的女作家。她的早期作品大多以非洲为题材,关注人的生存境况,有明显的自传性。《野草在歌唱》是莱辛的处女作,一经出版该书就得到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小说以非洲农场上黑人男奴杀死白人主妇的事件为主线,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中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南部非洲的社会现状。殖民地与帝国双重边缘化的经历成就了莱辛的“他者”身份,也使她的作品呈现出对“他者”生存状况的关注。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理论中“他者”的视角对《野草在歌唱》进行解读,探讨在种族隔离制度和父权制盛行的南非,黑人和女性作为“他者”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析莱辛的生平及她的文学作品,后殖民主义理论中有关“他者”的理论以及国内外对《野草在歌唱》的研究。第二部分由第一章到第三章构成,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分析殖民主义制度下黑人“他者”所受的压迫。殖民者来到非洲大地上自诩是上等人,他们编织殖民神话,视南非为“他者”世界,在当地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在政府的怂恿下,白人无情地虐待黑人,使黑人陷入痛苦无助的境况。第二章阐释父权制下女性“他者”所受的压迫。主要以白人女性玛丽为研究对象。在父权制社会,女性时刻被社会伦理所监视与制约,任何与社会常态相违背的行为都会受到排斥,女性被迫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婚后生活使女性更加遭受性别歧视。第三章解读“他者”面对压迫做出的悲剧性反抗。面对压迫,一些黑人和女性通过反抗表达不满并追求平等,但是都以失败告终。黑人群体试图以协商方式解决和殖民者的矛盾,但是他们无力的反抗根本不能推翻白人的统治,最后又无条件服从。而摩西强有力的反抗导致了他的死和黑人民族的进一步奴役。玛丽作为女性也进行了反抗,她试图逃脱丈夫迪克,但是最终让她陷入了更深的压抑中。遇到黑人摩西后,在追寻真爱的道路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的死在父权制和殖民制度盛行的社会是不可避免的。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再次强调莱辛在小说中体现出的对“他者”命运的关注,并指出莱辛笔下的野草在歌唱其实是非洲大陆上的“他者”在哀号。
其他文献
多丽丝·莱辛,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其丰富的阅历,亲身的体验和其独特视角,在小说创作中展示了20世纪人类的生存状况。本论文以空间叙述理论为支撑,对《幸存者回忆录
自1975年以来,大卫·马梅特发表了近三十部戏剧作品,并且多次获奖,在美国戏剧史上,他已经成为继尤今·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和萨姆·谢泼德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是享誉世界的加拿大作家,著作颇丰。阿特伍德的创作类型多样,尤以长篇小说见长。作为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作家,阿特伍德的作品充满着她对当代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