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小脆柄菇属真菌分类学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小脆柄菇属真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其经济价值,对东北地区小脆柄菇属真菌21种进行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验证和讨论形态学研究结果。观察了吉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馆(HMJAU)119份标本,其中作者采集标本53份。通过对这些标本宏观形态及微观结构的观察,对东北地区小脆柄菇属的21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绘制了显微线条图,并编写了分种检索表。描述的21种中包括7个已知种,7个中国新纪录种,即微小脆柄菇Psathyrella pygmaea (Bull.) Singer、丛毛小脆柄菇Psathyrella kauffmanii A.H. Sm.、奥林匹亚小脆柄菇Psathyrella olympiana A.H. Sm.、皱盖小脆柄菇Psathyrella senex (Peck)A.H. Sm.、藓生小脆柄菇Psathyrella sphagnicola (Maire) J.Favre、假环小脆柄菇Psathyrella spintrigeroides P.D. Orton、蒲生小脆柄菇Psathyrella typhae(Kalchbr.) A. Pearson&Dennis。4个吉林省新纪录种,即硬毛小脆柄菇Psathyrella hispidaHeinem.、长柄小脆柄菇Psathyrella longipes (Peck) A.H. Sm.、萨尔小脆柄菇Psathyrellaspadicea (Schaeff.) Singer、灰褐小脆柄菇Psathyrella spadiceogrisea (Schaeff.) Maire。还包括3个存疑种。本研究对小脆柄菇属已知种及新纪录种DNA区域的ITS序列进行测定,并基于ITS序列构建小脆柄菇属的最大简约树,结果得出:自测的ITS序列与网上下载的同类序列进行比对,相似度为99﹪,验证了形态学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同属于sect. Spadicea下的P.kauffmanii、P.spintrigeroides、P.olympiana和P. spadicea并没有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到不同的分支中,该组下种类的分类地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支持将Psathyrella velutina (Pers.) Singer移出该属。对描述的18个小脆柄菇属已知种及新纪录种担孢子,部分种的囊状体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一些种的担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观察时表面光滑,在扫描电镜下放大8000倍观察时表面具不同程度的纹饰,包括黄盖小脆柄菇Psathyrellacandolleana (Fr.) Maire,钝小脆柄菇Psathyrella obtusata (Pers.) A.H. Sm.,丸形小脆柄菇Psathyrella piluliformis (Bull.) P.D. Orton,硬毛小脆柄菇Psathyrella hispida Heinem.,长柄小脆柄菇Psathyrella longipes (Peck)A.H. Sm.,蒲生小脆柄菇Psathyrella typhae (Kalchbr.)A.Pearson&Dennis,藓生小脆柄菇Psathyrella sphagnicola (Maire) J. Favre。
其他文献
煤基燃料高效合理的利用将有效改善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基于第三代富氧燃烧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煤基固体燃料-氧-水蒸气燃烧近零排放发电系统(OCCSS),此方案所涉
屈原是战国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离骚》这一杰作是屈原艺术修养和思想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文学艺术大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随
<正>速食银耳是用优质银耳制作的快餐食品,含糖量在65%以上,用开水冲泡即可食用。其色泽纯正,形如冰花,香糯可口,甘甜宜人,既是旅游食品,又是馈赠佳品。制作速食银耳,工艺简
期刊
目的 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心动图对诊断肥厚型心肌病重要性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结果 肥厚型心肌病二维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室
课堂沉默是演讲或交流中的空白,有着丰富的含义。它可能表明学习者对话题不感兴趣或者厌烦,也可能意味着说话者需要时间思考怎样把话说出来并且能被人理解。课堂上的沉默经常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学痛经、带下、癞瘕等范畴。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2005-2006年,我们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结合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自拟妇炎清Ⅰ号灌肠加脐
通过对平行坐标和聚类方法的研究,将多维数据分析应用于建筑空间预测,并提出数据模型向建筑可视化模型转变的构想。
报道了采用包括新的吸附剂和浮选设备在内的微粒吸附浮选(APF)工艺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情况。在该法中,污染物被吸附在微粒载体的表面上,然后附着在上升气泡上而分选。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