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韩国语先语末语尾‘-(?)-’的语法意义及其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语尾‘-(?)-’的各种句型及其在汉语中的对应形态和对应规则。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了韩国语先语末语尾‘-(?)-’在本体论以及对应上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先语末语尾‘-(?)-’的意义上的特征。分析了语尾‘-(?)-’的意义范畴,论述了先语末语尾‘-(?)-’的意义分类和意义分布情况。本文主要依据韩国、朝鲜、中国的25部语法著作,对先语末语尾‘-(?)-’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此外,根据先语末语尾‘-(?)-’的意义分布情况,做了语料分析。本文主要应用了综合性的长篇小说《故乡》、《商道》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本文研究的现状,主要研究了四种意义即意图义、推测义、可能义和预定义。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先语末语尾‘-(?)-’在意图义、推测义、可能义和预定义下的句型分布情况。其句法制约因素包含主语、谓语、宾语、句子类型、时态等,根据这些制约关系形成了14个基本句型。其中,意图义有4个,推测义有5个,能力义有3个,预定义有2个。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主要论述了先语末语尾‘-(?)-’在意图义、推测义、可能义、预定义下,在汉语中的对应形态及其对应规律。在意图义中主要对应于助动词‘要’,‘想’,‘打算’,‘愿意’,‘肯’等;在推测义中,主要对应于助动词‘可能’,‘能’,‘会’,‘得’,‘要’等;在能力义中,主要对应于助动词‘能’,‘可以’等;在预定义中,主要对应于‘将’,‘就要’等。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归纳了本文主要的结论和研究的不足。此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汉族学生学习韩国语,而且对韩国人学习汉语,更进一步说,对翻译理论实践和语言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