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执迷于对眼前利益和膨胀性货币资本积累的不懈追求,使得其行为具有极端功利性。从而不但造成拜金主义盛行,引起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道德失范现象,导致企业生存环境恶劣和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而且企业在丧失正确价值引导、增加交易成本、出现信用危机的同时,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这些现象都与企业的道德建设有关,于是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理论应运而生。通过道德与资本的良性整合,以利益为趋动,道德为导向,促进企业自觉自愿的进行道德资本积累。这是企业调和其追逐利益的自然属性和服务社会的社会属性两者关系的一种善生选择。
本文运用阐释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综合法、调研法。采用动态视角,从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企业内部、外部、社会等多层次,人、道德、制度、法律等多维度,运用适当的案例说明,对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理论和践行作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
首先,通过对道德资本进行全面的理论概述的基础上,厘清了资本、道德和道德资本等相关概念,梳理了资本的发展历程和道德成为资本的理论研究脉落,并系统分析了道德资本的普遍特点和企业道德资本的个性特征。
其次,进一步诠释了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界定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内涵,明确其积累的内容和原则。重视产品服务理念化、人际关系伦理化、管理原则人本化、社会形象道德化,遵从权责相称原则、公平正义原则、自主经营原则、民主管理原则、诚实守信原则以及和谐生态原则。
再次,从消减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填补法律约束的局限和发挥道德力量的调节作用三方面分析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动因;并从实力增强和利益增进两方面论述企业进行道德资本积累的效用。
最后,引导出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即企业内在性道德资本积累途径,企业外延性道德资本积累途径和企业社会性道德资本积累途径。按照由企业内圈到企业外圈再到社会圈的利益层次分别阐述如何进行道德资本积累。这一由理论转向实践的研究将为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正确的价值方向,甚至提供必要的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