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驱动式舵机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w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智能液压舵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号:CSTC 2008AB3037)”中的关键技术部分,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舰船液压舵机。为此本文利用逆螺旋力矩放大的结构,创新性地将整个舵机的驱动机构内置于船舶上舵杆内,提出了内驱动式舵机,并已申请发明专利——驱动机构位于舵柄内的舰船舵机(发明专利号:ZL2004100106.8)。其最大优点为在满足船舶承载要求下,将原来舵机所占的舵机舱空间缩小为一根圆柱杆的体积,可节省舵机舱80%的空间;并且与同规格的其他类型舵机相比较,其扭矩特性、密封性、可靠性、效率均更优,功率密度最大。该舵机可应用于国内外各种船舶,尤其是水下舰船。本文基于逆螺旋传动的原理设计出了一种满足项目要求的内驱动式舵机,并制造出样机进行相关实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①介绍了国内外现有各种船舶舵机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详细地分析了往复式、回转式舵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项目提出的设计要求,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②介绍了逆滚动螺旋传动的原理,并基于该原理提出了内驱动式舵机,对内驱动式舵机的结构组成和传动原理进行了介绍,对内驱动式舵机的静力学和运动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内驱动式舵机的特点。③对内驱动式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滚动螺旋副的运动特性、等效模型、额定静负荷和效率进行了分析,利用赫兹接触理论对滚动螺旋副的弹性接触状况进行了分析,为机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对机构的刚度进行了公式推导,为机构的刚度校核提供了理论基础;介绍了各参数的优化选择,对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④在上一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大螺旋升角传动机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及强度、刚度校核计算方法,并针对项目设计要求设计出高功率密度的内驱动式舵机。对内驱动式舵机的设计过程、强度与刚度校核过程、结构的创新设计进行了描述。最后,对内驱动式舵机的密封进行了介绍。⑤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对内驱动式舵机的各零部件进行实体建模及虚拟装配。利用虚拟样机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舵机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以验证舵机运动原理的正确性。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内驱动式舵机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得出各零件的受力情况。对内驱动式舵机进行模态数值计算,分析舵机的动态性能。⑥针对大升角的内螺旋槽加工的难点,提出了几种加工方法,并制造出了样机。对样机进行了负载实验、转舵角度输出范围的实验和转舵时间的实验。⑦总结了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后续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本论文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露天矿境界外驻留矿体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课题,大量搜集了白云鄂博铁矿东矿境界外驻留矿体东介勒格勒矿体开采设计资料。对采场
巷道底臌作为深部巷道围岩变形与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一直是困扰着煤矿深部开采的主要技术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深部巷道围岩特征,对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针对目前我国在城市窨井清淤方面的不足,如大多数城市仍采用人工清淤的方式、清淤不彻底、工人劳动强度大、存在着安全隐患等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窨井清淤机械手的机构
矿床的地下开采通常会留下众多的采空区,若不及时处理,会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在对采空区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合理地处理采空区。本文
边坡稳定是露天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随着我国锡盟地区露天煤矿产量规模及数量的不断增加,软岩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及其治理问题日渐突出。如何针对露天矿实际条件,科学评价软岩
随着煤矿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以及开采深度的增加,在瓦斯抽采率与矿井通风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日益凸显。以东海煤矿32#煤层右十一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
在发展中国家,低阶煤在能源供给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0年以前,在我国近90%的低阶煤是被发电厂直接燃烧发电用,近几年,我国正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碳排放量。细粒煤泥是
建筑工程渗漏水现象常见于接触水频繁,空气湿度、温差较大的区域.防水工程设计须充分考虑各区域及地下环境多方面因素,针对性设计防水做法.从设计到施工任何一个环节存在质量
地下矿山防治水技术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大水矿山开采的难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大水矿山的安全开采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开展对大水矿山安全开采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