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西北地区的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而轨道工程对保障铁路项目顺利建成具有重要意义,是铁路运行安全和稳定性的保障,同时其施工行为也对西北地区生态资源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中需使用大量的大型机械设备和造价不菲的施工材料,在环保、用水、用能、用料和占地上都有诸多可以实现绿色化施工的空间。因此,在安全和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如何针对轨道工程施工中主要的非绿色施工行为进行监督和改进,在实现我国西北地区铁路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保障“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使得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及“绿色生产”的方针在西北地区的贯彻落实意义重大。因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对节能环保的要求以及“绿色”概念在工程领域的发展目标,考虑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特色,将绿色施工的概念引入西北地区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中,对不同轨道工程的施工行为进行分析,筛选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绿色度评价指标,结合西北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构建一种适用于西北地区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绿色施工指标的评价体系。研究发现,西北地区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绿色度评价体系应从压力型指标、状态型指标、响应型指标入手,包含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其次,选用ANP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确定出影响程度最大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使用改进后的模糊效用评定法,通过对专家的调查测得各评价指标的在各效用测定点的模糊效用测定值;利用信息扩散原理,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二维正态信息扩散函数得到仿真后的指标效用值,进而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模糊效用函数。利用信息扩散的方法可有效的解决轨道绿色施工信息量小和专家评判的主观性;结合ANP法确定的权重可以对西北地区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绿色施工更准确合理的评价。最后,通过对银吴客专和兰新高铁的实际工程研究,利用现场数据代入各指标模糊效用函数得到两个标段的铁路轨道工程绿色施工效用值,效用越高即表示该工程项目绿色施工水平越高。计算结果显示银吴客专轨道工程的绿色施工综合效用值较高,绿色施工水平较高;证明了通过模糊效用方法和信息扩散技术得到的各指标效用函数的可操作性,可用于日后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绿色施工效用评价,也可为铁路轨道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