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当前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带动作用日益突显,城市河流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的评价工对景区开发、保护、管理、运营等多方面工作起着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在梳理国内外著名河流旅游地的基础上,借鉴类似景区的研究成果,探索城市河流旅游景区在空间构成、形式分类、基本属性、主要特点和价值组成五个方面的内涵,分析了城市河流旅游景区游客感知因素以及相关感知程度,筛选出城市河流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的若干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因子层三个层次,逐层剖析各项指标涵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同时用熵值法修正各项数值。通过对绍兴市4条河流的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检验本文评价体系,分项讨论各条河流得分情况,并就城市河流旅游景区属性、游客感知体验情况、评价指标权重分布等方面提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城市河流旅游景区旅游属于“日常休闲游”,是提供游客感受水文化、体验城市休闲氛围的重要场所,本市及近地游客占很大比例,群体分布相对均衡,并无明显选择偏好。(2)游客对城市河流旅游景区的满意度影响游客的忠诚度,主要通过对特色资源、设施、服务这三方面的感知能直接影响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间接影响游客的忠诚度。景区特色资源的丰富度与特色资源结合景观的呈现能较强影响游客忠诚度,景区相关设施的设置及维护情况次之,景区旅游服务的质量影响相对较弱。(3)良好的资源条件是景区对游客的主要吸引物,在城市河流旅游领域亦是如此,充分挖掘基地旅游资源,并将其展示于游客、市民是景区开发重要关注点。资源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资源游憩观赏价值、科学教育价值等方面决定城市河流旅游开发适宜性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清洁的水体与合理的绿化格局是城市河流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并综合河流水体可亲近性与噪声指数、空气质量等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其开发适宜性,旅游社会环境往往比景区旅游配套设施现状更能决定其适宜性高低。(4)景区建设与开发时应加强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重视自然景观与水文化景观协同发展、景区特色资源高效利用、景观格局科学规划以及景观的多样化呈现等方面,深化景区科普教育与休闲游憩功能内涵,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在提高景观亲水性的同时注重游客人身财务安全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创造良好的城市旅游氛围,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