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控制器设计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以极大的优势出现在能源舞台上。因为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会随着周围温度和日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想要得到最大输出功率,就需要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但是由于影响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输出的因素很多,且呈非线性变化,又加之传统的模糊控制方法的跟踪速度比较慢,且震荡比较大,无法满足光伏电池的跟踪性能,所以本文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了基于DSP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控制器。本文首先阐述了光伏发电系统目前的研究背景,对其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光伏电池的发电原理,然后对其等效电路和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引申到光伏发电系统中,对最大功率跟踪点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常用的跟踪原理,如恒定电压法、电导增量法和扰动观察法等。然后针对本文提出的模糊控制法与PID控制法相结合的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建立了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以及Boost电路的MPPT模型,并且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分别对模糊控制法和模糊PID控制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并把二者进行了分析对比,在光照强度不变过和发生骤变两种情况下,模糊PID控制法可以快速的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且其波形震荡比较小,波形的稳定性比较好。最后采用TMS320LF2812处理器做为系统的主控制器,对其处理器外围电路进行了设计。在此平台上对模糊控制法和模糊PID控制法进行了对比实验。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模糊PID控制法确实具有跟踪速度快,稳态性能好和震荡小等优势。
其他文献
本文以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并研究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首先在硬件设计中,总结了在一个系统内多电压混合工作的供电和多种逻辑电平互连的方法。阐述TMS320C2812外扩256K数据存储器的连接和A/D转换器AD7864的接口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RS485通信协议、光纤传输介质的DSP/MCU结构人机操作界面方案。由于增量式转速位置传感器不包含绝对位置信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对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研究同步旋转坐标下适用于暂态分析的VSC-HVDC数学模型,提出其向有源系统输电时的线性解耦控制策略,通过前馈补偿方法实现有功与无功、直流电压与无功的解耦控制;(2)对基于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DFIG)并网风电场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给出DFIG综合控制系统模型、DFIG转子侧变频器与电网侧变频器控制系统的模型及桨距
雷击和线路覆冰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严重影响,长期以来都是电力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并联间隙装置能够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雷击跳闸率;此外,通过该装置形成安全可靠的直流融冰回路,保护地线绝缘子不受融冰电压的影响与破坏。本文以并联间隙地线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针对电力系统地线直流融冰的需要,分析了架空地线直流融冰时距离保护的基本要求,以及不同覆冰水电导率对闪络电压的影响,对带并联间隙装置的地线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