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荔枝果皮富含原花青素A2(PCA2)并具有显著的调节机体血脂代谢的活性。研究显示,PCA2在小肠内消化吸收率极低。原花青素肠道菌群代谢物可能在其生物活性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UPLC-Q-TOF-MS对PCA2人体肠道菌群代谢物进行结构分析,采用油酸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研究了 PCA2肠道菌群代谢物对细胞脂质聚集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CA2的分离纯化与鉴定荔枝果皮采用乙醇浸提,MCI柱除色素,中压制备色谱分离获得4个级分,进一步采用制备型HPLC纯化获得PCA2提取物。经HPLC、UPLC-Q-TOF-MS等方法分析鉴定,表明提取产物为96.38%的PCA2。(2)PCA2人肠道菌群代谢物分析HPLC的结果显示,随着肠道菌群孵育时间的延长,PCA2被菌群代谢后主要产生14个新组分,经UPLC-Q-TOF-MS分析确定组分2、3、4、5、8、9和11分别为3-(3-羟基苯基)丙酸、表儿茶素、苯甲酸、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儿茶素、3,4-二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乙酸,组分1、6、7、10、12、13和14为未知化合物。采用总抗氧化能力(T-AOC)、ORAC、DPPH·和ABTS·清除自由基能力比较了不同时间点PCA2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PCA2与肠道菌群体外共培养3,6,12,24 h后,抗氧化活性与Oh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T-AOC分别提高1.26、1.40、1.34和1.13倍;清除DPPH·能力分别提高1.43、1.45、1.37和1.33倍,清除ABTS·能力分别提高1.42、2.03、2.15和1.58倍;6hPCA2人肠道菌群代谢物ORAC提高1.70倍(p<0.05)。(3)PCA2人道菌群代谢物对HepG2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与机制采用0.25 mM油酸诱导建立Hep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分析PCA2人肠道菌群代谢物对模型HepG2细胞脂质聚集的抑制作用与机制。油红0-苏木素染色的结果显示PCA2及其肠道菌群代谢物组可以显著降低细胞脂滴聚积,并呈现一定剂量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CA2及其肠道菌群代谢物均能显著降低细胞TC和TG水平,其中25 μg/mL肠道菌群代谢物组TC和TG值分别比模型组降低33.28%和65.80%(p<0.05)。同时,PCA2及其肠道菌群代谢物能够显著降低油酸诱导脂肪变性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25μg/mL PCA2肠道菌群代谢物显著上调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ABCG1),肝X受体(LXRα),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基因表达水平(p<0.05),分别比模型组上调81.32%和83.03%和103.91%;并显著下调微小 RNA(miR-122,miR-33a,miR-33b),脂肪酸合酶(FAS),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分别比模型组显著下调27.33%,61.99%,42.48%,48.20%,39.46%,42.70%。综合上述结果表明 PCA2 肠道菌群代谢物可能在PCA2抑制机体肝脂肪变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