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烧伤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黏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其中以热力烧伤(如热水、火焰等)最为多见[1]。我国烧伤医学经过5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几代人的努力,无论在临床诊治水平还是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的巨大成就,多年来,烧伤总治愈率,特别是严重大面积烧伤治愈率一直遥居世界前列,在历年重大灾难性事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因工业化时代高能损伤造成成批烧伤事件不断发生,因成批烧伤患者具有突发性强、相对集中、数量多、伤情复杂等特点,使得患者救治难度大,成批烧伤事故发生后,不仅给伤员和事故单位带来了巨大损失,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目的1、回顾性分析南宁市近两年电动车起火致成批烧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成批烧伤患者的发病特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总结治疗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成批烧伤的治愈率提供临床参考依据。2、为制定南宁市今后成批烧伤患者的诊治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南宁市电动车起火致成批烧伤病人的病历资料,排除因个人原因未治疗者。统计起火原因、时间、地点及人数,每个病人的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TBSA)、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纤支镜应用情况、复合伤、休克、感染及内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总结治疗经验。结果1、在17批173例病例中,14批发生在夜间,3批发生在白天;14批发生在室内,3批发生在室外;10批电动车起火的原因是充电时间过长;门诊治疗108人,住院治疗65人;20-49岁年龄段的患者发病率高,占患者总数的61.62%;烧伤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所有病例73.58%,合并肺部爆震伤3例,软组织伤10例,骨折2例,颅脑损伤1例,2、吸入性损伤的程度:轻度63例(52.94%),中度39例(32.77%),重度17例(14.29%),以轻中度为主。3、本组患者共死亡9例,病死率为5.20%,其中男5例,女4例。死亡主要死亡原因:吸入性损伤7例(77.78%),重度颅脑损伤1例(11.11%),复合伤合并大面积烧伤1例(11.11%)。4、吸入性损伤及严重程度、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与患者预后相关,吸入性损伤是影响成批烧伤患者预后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电动车起火致成批烧伤事故主要发生在夜间、室内,不容易发现,直至烟雾吸入后发现。2、本批患者在密闭空间环境导致吸入性损伤,以烟雾吸入性损伤为主,比普通常见皮肤烧伤治疗难度大;皮肤烧伤较轻,小于10%体表烧伤面积的患者占69.94%。3、影响电动车起火致成批烧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吸入性损伤,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气道灌洗(纤支镜清理)后可明显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