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甘松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nyjhnyjn66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遴选最佳品质的野生甘松药材作为种源,并且在规范化种植技术的条件下栽培甘松药材,通过定点观测与测试,研究栽培甘松的生药学特征,主要包括生长发育动态及药效成分动态变化,确定最佳采收期;分析比较野生甘松和栽培甘松的品质,遴选能够反映甘松药材质量的表征性指标和辅助性指标体系,完善栽培甘松药材质量标准体系,为增加栽培甘松药材质量的可控性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通过测定最佳采收期甘松地下部分的生物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挥发油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甘松新酮含量;参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栽培甘松进行性状观察、粉末显微观察及薄层鉴别(TLC),对其水分、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有害元素、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测定并分析数据。  结果如下:  1、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巴塘乡的野生甘松药材作为种源,引种栽培基地位于青海大通宝库药材人工种植试验基地,栽培药材生长发育良好;  2、通过对栽培甘松药材粉末的显微观察,总结了其显微结构特征;  3、以野生药材为对照药材,10批栽培药材与对照药材色谱及甘松新酮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呈现相同颜色的斑点,表明栽培甘松中含有甘松新酮;  4、综合分析栽培甘松的挥发油、甘松新酮含量动态变化及生长发育动态变化,以绝对含量值作为依据,确定栽培甘松的最佳采收期为三年生9月份;  5、以挥发油及甘松新酮含量作为主要的表征性指标,性状、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水分、灰分、重金属、农残、浸出物作为辅助性指标,制定了栽培甘松药材质量标准;  6、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从而建立了栽培甘松中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即乙醇体积分数55%,提取时间35min,料液比1∶35(g/mL),提取3次,该条件下二年生9月份栽培甘松总黄酮提取率为39.102mg/g,与模型预测值40.275mg/g的误差为3.00%。
其他文献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药复方、中成药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中药材需求的日益增长,中药材的准确鉴别及质量控制变得更加重要。  对于中药材的传统分析方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教学能力是不小的考验,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现状,引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持有错误的教学观念,认为现阶段学生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导致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一味地向学生讲述语文理论内容,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他们在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中慢慢失去学习积极性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
期刊
目的:模拟人类饮食时间的不规律、饥饱无常、高脂饮食等,建立饮食不节致大鼠亚健康状态,观察亚健康状态大鼠的一般症状、血气电解质状况和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饮食不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不断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所涵盖的范围已经超过了知识层面的范畴,其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体现,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课题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
2月12日,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立毅赴杭州市科技局调研指导.他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发扬创新活力之城特色优势,深入推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预设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启发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进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营造民主氛围,求同存异  阅读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心理变化过程,它要求读者摆脱思想束缚,放空心情进行阅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照搬前人观点或随波逐流,那么
期刊
脑溢停注射液是从单味大黄提取的水溶醇溶部位,通过精制、分离制成的二类中药制剂.该课题研究的范围包括:(1)制剂工艺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最佳的提取工艺.即10倍量水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至关重要。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体验。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内化,那么这也需要情感教育的媒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让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加主动、认识更加深刻
期刊
痛风是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并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