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视域下农民的公共价值观念分析——基于湖北五个村庄公共事务治理的调查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庄公共事务治理的目的之一在于发现和创造公共价值,而农民理性对于农民公共价值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转型期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引致了农民理性选择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其对公共价值的作用亟待深入挖掘。  本文以国家-社会的互动关系为视角,从农民理性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历史趋势中,总结出转型期农民理性的多元综合特点。以理性选择理论、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和国家-社会互动学说为基础,依据核心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农民理性对公共价值观念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核心变量操作化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量表。通过判断抽样法选取湖北省五个典型村庄作为样本村,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数据,运用归纳法分析访谈资料,运用SPSS软件分析调查数据,全面了解村庄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农民理性与公共价值观念状况,分析农民理性与公共价值观念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农民理性构成要素对公共价值观念的影响,得出实证研究结论。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村庄公共事务治理中优化农民理性选择以提升公共价值观念的路径。  本文的主要结论:(1)农民理性与公共价值观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民理性选择的优化有助于提升公共价值。(2)农民理性的构成要素是公共理性、交易理性、个体理性和关系理性,它们均对公共价值观念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作用力依次递减,证实了公共理性、交易理性、关系理性对公共价值观念正相关的现有结论,但与个体理性与公共价值观念负相关的现有结论相反。(3)在村庄公共事务治理场域,农民的多元理性之间存在整合优化以提升公共价值观念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具体路径包括:倡导公共理性以提升农民的公共价值观念、规范交易理性以确保农民公共价值选择的可持续性、引导个体理性以整合农民个体价值与公共价值和利用关系理性以激发农民公共价值选择。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新要求,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的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高校坚持“立德
目前,我军建设的发展已进入新世纪的新阶段,军校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必然会发生一些新的改变。加强对当代军校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研究,对于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新时
医疗保险是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健康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起步虽
德国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源地,因而冷战结束和德国重新实现国家统一再次唤起了人们对德国问题是否会重现的担心。但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在冷战结束后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
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主办的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经过一个多月的全球征集,近日终于“尘埃落定”。广州市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展出了200多件参赛作品,包括了工艺美术类、设计类和影视短片,涵盖了广绣、广彩、牙雕、漆器、陶艺、铜艺等多种传统非遗形式。这些作品,秉承大赛“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创新潮流”的宗旨,巧妙地将传统手艺与当代设计工艺相融合,用当代设计与创新理念讲述岭南传统,充满浓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来往密切、交流频繁。在教育领域,全球化为
中国在转基因生物技术上已经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并且取得了相对领先的成果,然而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对转基因的态度莫衷一是。国内的科学试验的不公开和应用推广公民参与的有限性,加剧了公众对其安全性的怀疑和担心。这与转基因技术研发人群及其支持者形成的矛盾长期存在,给政府决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需要建立高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有效的公共需求交流机制。保障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推动国家科学高效的进行转基因生物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