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中创作力最为旺盛的作家之一,也是引起颇多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所创作的作品因其内容庞杂、揭示人物精神深邃而受到广泛关注。批评者或从社会的、历史的、人性的、心理的角度来阐述其作品的深层意蕴,或从文化的、宗教的、哲学的、民俗的角度来分析其作品的丰富意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尝试着从文化心态的角度,以贾平凹长篇小说的重要文本为依据探寻其作为创作本源的“商州”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分析这一精神家园遭受现代文明冲击之后作家所体验到的精神失落,揭示作家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撞击中所具有的矛盾心态。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释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充满矛盾的文化心态:一.“永恒”的家园。贾平凹以地理意义上的商州为基础构建起一个深深眷念和依赖的精神家园,通过对家族文化这一商州农村生活图景中的重要文化符号的揭示、以及充满“母性”的女性形象的描摹构成这一家园中最动人的景象;二.挥之不去的丑与陋。现实生活中人们严酷的生存状态与源于愚昧的生殖崇拜等,构成对作家情感的强烈冲击,而众多文本中对丑陋层面的揭露正源于作家对故乡的深沉的爱恋;三.矛盾的情感表达方式。贾平凹精神世界中的困惑与纷乱在小说创作中亦表现为矛盾的心态,美与丑、雅与俗、灵与肉交织碰撞,形成了悲喜交织的艺术风格。